退款诈骗有了“新套路”,诈骗分子竟然自称是“12315”维权平台的客服,以“维权”“退款”为由进行诈骗。对此,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全国12315平台不提供第三方维权退费或协助退费渠道,更不会提供国库券等理财产品。
据报道,消费者黄女士的父亲退休在家,通过短视频平台,花2万多元报名参加某机构推出的“易经国学课”。黄女士认为费用过于昂贵,便想在未上课的情况下,与机构协商退课,但对方以“已经过了退费时间”为由,拒绝全额退费。黄女士遂在12315平台上进行投诉。
然而,今年3月黄女士突然收到一个快递,信件抬头打着“全国12315平台”,以该机构退费公告为题,表示要帮助消费者退费。
黄女士以为退款维权终于有了进展,便扫描信件中的二维码,但无法识别。随后几天,她的QQ邮箱陆续收到5封邮件,要求黄女士添加QQ号,推进退费事宜。
黄女士据此操作后,对方不仅能准确说出黄女士父亲的身份信息,也能说出学费金额。黄女士不疑有他,遂按“客服”的购买基金的退款方案流程进行了操作。几次下来,黄女士除去本金外,还赚了378元,加之又有“12315平台”背书,黄女士对这种退款方式更“深信不疑”,结果在支付了近5000元之后惊觉上当。
不只是黄女士,此前未退费成功的多名消费者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所谓的“客服”都是通过告诉消费者在尚德机构的报名信息来获取信任,并借机让消费者下载软件购买基金。
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称,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不法分子假冒“全国12315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名义、地址等信息派送《***行政处罚公告》《**退费公告》等函件、宣传单张,编造所谓“全国12315平台专项小组”“主办单位地址:天河路112号”“12315官方客服QQ”“12315客服专员二维码”为消费者办理退费退款事宜,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添加QQ号、微信号、发送邮件资料等,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实施诈骗。
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从未发布此类公告、信函。全国12315平台不提供第三方维权退费或协助退费渠道,也不会提供国库券等理财产品。如收到类似退费公告,可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认准官方网站和官方APP下载渠道。全国12315平台官方网站为“www.12315.cn”,手机APP名称为“全国12315平台”,请认准全国12315平台官方网站和应用名称。
广大经营者及消费者提高警惕防诈防骗:不轻信相关公告和函件,不随便扫描二维码,不加入陌生群聊,不下载第三方软件,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输入个人身份及银行账号信息,不随意提供短信验证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要信“先交钱后退费”的套路,不相信“其他用户已退费成功”的假象,拒绝以账户冻结、操作有误、充值返还、更改网址、安全账户为诱饵下载软件、转账汇款的诈骗行为。如发现疑似诈骗行为,立即报警求助。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