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小河蟹出池塘。
小河蟹个大体壮。
□文/摄 孙雪菲 高春竹 丁淼淼 本报记者 白云峰
在方正县高楞镇沙河子村,一只只鲜活的小河蟹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从昔日“靠水吃水”的传统模式到如今“养蟹富民”的特色产业,沙河子村依托毗邻松花江的地理和生态优势,将寒地河蟹养殖发展成产值超千万元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蟹苗都从外地买,成本高、风险大,现在家门口就能养殖了,心里踏实多了。”养殖户老薛一边从池塘捞出小河蟹,一边介绍经验,“水质清,蟹才甜。春季是成蟹养殖的关键期,通过科学调控水温、水体消毒杀菌、定期更新水体,才能确保河蟹黄金生长期的健康成长。”目前,他的养殖基地已接到3000斤蟹苗订单,为今年秋季成蟹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沙河子村的河蟹养殖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扩展到3122亩,年产值达1681万元,净收益1217万元,带动近百户村民增收。每年中秋前后,沙河蟹以膏满黄肥的品质抢占市场,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抢手货。”高楞镇党委书记冯金库介绍,沙河子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个头大、肉质嫩、膏黄饱满的优质河蟹,在本地市场上赢得美誉。这里的河蟹以小鱼、粗粮为食,全程生态养殖,杜绝抗生素和人工饲料,造就了其鲜甜细腻的独特风味。
据了解,沙河子村的河蟹养殖始于2000年,随着规模扩大,蟹苗依赖外购,存在蟹苗易得牛奶病、远途运输导致成活率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去年,高楞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成寒地河蟹蟹苗繁育基地,并成功进行了扣蟹越冬实验。去年底,基地投放6000斤扣蟹进行越冬培育,实验取得成功,可为本地养殖户节省30%以上的购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