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T19549】编辑,如有问题可联系作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纤维化、硬化及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疑难疾病,中医将其归为“皮痹”“肌痹”范畴。
《黄帝内经》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侵袭是诱因之一。但中医认为,其根源在于“本虚标实”:
-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肾阳虚,气血生化无力,肌肤失于濡养;
-外因:寒湿、风邪侵袭肌表,阻滞经络,导致气血瘀滞,痰瘀互结;
患者情况:张女士,48岁,双手皮肤硬化3年,指端溃疡,关节屈伸困难,畏寒肢冷,舌淡紫、苔白腻。西医确诊为“系统性硬皮病”。
中医辨证:脾肾阳虚,寒凝血瘀。
内服方药:黄芪、桂枝、当归、鸡血藤、丹参、制附子、白芥子、地龙、桃仁、红花、白术、茯苓、甘草;
外洗方药:艾叶、透骨草、威灵仙、伸筋草、川芎、花椒、桂枝、乳香;
治疗过程:2个月后:皮肤变软,溃疡愈合;半年后:关节活动明显改善,畏寒减轻。
内服方核心思路:
1. 温阳益气:黄芪、桂枝、附子振奋脾肾阳气,驱散寒邪;
2. 活血通络:丹参、桃仁、红花破血瘀,地龙、鸡血藤通经络;
3. 化痰散结: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外洗方增效原理:
- 艾叶、花椒温经散寒,透骨草、威灵仙软化皮肤;
- 川芎、乳香活血止痛,伸筋草松解筋膜粘连。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药力通过熏蒸直达病所,加速局部气血循环。
中医治疗硬皮病绝非一味攻伐,需分阶段调整:
- 急性期:以通为主,重用活血化瘀、散寒祛湿药;
- 缓解期:通补兼施,加强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
- 稳定期:以补固本,注重调理脾肾功能,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