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5月12日至17日,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在32℃以上,局地可达37℃以上。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也遭遇着高温少雨天气挑战。眼下,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河南如何打好抗旱保粮攻坚战?

  加强田间管理

  “今年我种了380亩小麦,趁着早上温度低,喷洒磷酸二氢钾,可以有效抵御干热风的影响,特别是用上无人机,一天就能喷完。”5月12日,在河南许昌建安区陈曹乡南北街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李继才说。

  伴随着机器的嗡嗡声,李继才熟练地操纵着手柄,指挥一架植保无人机呼啸离地,缓缓飞向麦田上空,均匀而精准地开展喷洒作业。通过北斗定位系统和热成像仪器,雾状的药物均匀地飘落在翠绿的小麦叶片上,实现厘米级精度,避免重复喷洒或遗漏区域。

  “你看,陈曹乡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普遍长势都很好。”建安区种业发展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保明介绍,因为之前田管到位、水肥充足,小麦的抗寒性、抗倒性也比较好。

  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建安区陈曹乡政府积极行动,多措并举,通过微信群、广播等形式宣传发动干部、种粮大户带头浇麦。新增机井800眼,确保灌溉用水充足。目前,全乡8.45万亩小麦已完成二次浇灌,为小麦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在许昌市襄城县山头店镇山头店村襄城县福地家庭农场优质小麦示范基地,高级农艺师陈会玲正蹲下身扒开麦穗查看叶片状态。“老乡,这几天持续干热,影响小麦孕穗灌浆,需要马上浇水喷肥!”陈会玲叮嘱道。

  与此同时,种粮大户范勋旺正调试着智能化灌溉设备。随处可见的滴灌、喷灌、智能化灌溉等齐上阵,抗旱保苗正紧张有序进行。

  陈会玲介绍,当前小麦受高温少雨影响,大部分麦田仍需二次浇灌,传统大水漫灌会使土壤板结,现在用滴灌带精准补水,配合秸秆覆盖,地里湿度能多保持3天。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抗旱剂,也能提升小麦细胞保水能力。

  为确保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服务全覆盖,襄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8个区域站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结合不同地块实际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提供一对一的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同时排查全县机井10589眼,对损坏的机井设施及时更换和维修,“科学抗旱+统防统治”双管齐下,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

  最大限度减损

  在平顶山市鲁山县观音寺乡石坡头村的麦田里,村民武军政等人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喷洒磷酸二氢钾等药物,用于防治干热风带来的危害。

  鲁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学敏介绍,面对今春以来持续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和近期的干热风危害,鲁山县全面动员抗旱浇麦,多措并举防治小麦病虫害,最大限度减轻干热风对小麦造成的损失。今年,全县夏粮面积46.5万亩,截至5月5日已浇灌一遍水的麦田面积46.1万亩。预计夏粮收获较常年提前一周左右,由于科学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的强力落实,夏粮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平均亩产经测算在360公斤左右。

  “我们将在广泛动员群众利用一切机具和水源抗旱浇麦的同时,加快对易发生干热风的区域喷洒专用药物,近期全部喷洒到位,及时抓好夏粮生产调度,在抓抢收保归仓、抓田管促秋粮及秸秆禁烧方面多管齐下,同时在6月底前将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到位,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夏粮产量稳中有增。”鲁山县县长叶锐说。

  持续晴热高温的天气让鹤壁市种粮大户董本波有点担心。5月12日一早他便带着设备、肥料、药物来到地头,查看土壤墒情和小麦长势,准备适时开展飞防,以降低高温干旱、干热风对小麦灌浆的影响。

  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熟练地配料、兑水、装机。随后,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满载液体肥料的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腾空而起,在麦田上穿梭往返,开始均匀有序地喷洒。

  叶面喷肥不仅可以满足植株后期的养分需求,促进籽粒灌浆,也是防干热风、防早衰简便有效的一项技术措施。这还不够,董本波还准备第二天再给麦子浇一遍水,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小麦粒重,降低干热风带来的危害。

  为确保夏粮丰收,鹤壁市把抗旱浇麦和防范干热风作为当前小麦生产的大事、要事和急事来抓,在资金、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在上级下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市级配套30万元,全力做好小麦中后期管理。

  鹤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李珍珍表示,2025年,鹤壁市播种小麦135.6万亩,目前整体长势良好。后期,还将继续加强“一喷三防”防效监测,全力打赢麦田管理最后一仗,确保小麦稳产增收。

  分类抗旱浇灌

  受前期持续高温少雨影响,今年4月份以来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河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伟宗表示,4月20日以来,在自然降雨与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河南出现3次降水过程,河南南部气象干旱有所缓和,豫西、豫中和豫北的大部以及豫东和豫西南的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顾伟宗建议重点关注当前旱情对小麦的不利影响、降水极端性强、强对流天气频繁、高温日数偏多等问题。“河南气温整体偏高,豫南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和气象干旱,需防范高温干旱复合型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做好水资源调度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顾伟宗说。

  河南印发关于抓好抗旱浇麦的紧急通知,就抗旱浇灌、分类指导、服务保障等工作提出要求。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会商,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措施,多措并举加强保障。同时,统筹做好水源调度,组织大中型灌区开闸放水,排查检修88万眼农田灌溉机井,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浇灌需要。省财政紧急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施国库现金专项调度,当天下达地方支持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加强电力、油品供应保障,确保抗旱需要。

  科学分类抗旱浇灌是关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高级农艺师蒋向表示,河南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加大引水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远送多浇,扩大灌区浇灌面积;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组织各类排灌机械,努力增加抗旱浇水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浇水。组织党员干部成立抗旱服务队,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帮助困难群众抗旱浇灌,努力做到能浇尽浇。

  此外,河南抢抓时机推进“一喷三防”。中央下达河南3.86亿元,支持各地实施小麦“一喷三防”;3月中下旬,河南省财政又追加下达赤霉病防控资金3000万元,支持豫南六市开展统防统治。河南各地配套整合资金2.4亿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赤霉病预防和“一喷三防”面积1.02亿亩次,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总体减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夏先清 杨子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