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梅雨季时间定了!
6月6日入梅7月13日出梅。
这是近十年最早的梅雨季,老辈人都说“早入梅,梅雨多”。梅雨季为啥叫“黄梅雨”?江南梅子熟时连旬下雨就得名。
《本草纲目》说这雨沾衣易生霉,所以也叫“霉雨”。现在都5月中旬了,南方不少地方已开始连阴雨。
老百姓最关心:今年雨水到底有多少?
会不会涝?按传统算法,芒种后首个丙日入梅,小暑后首个未日出梅。
今年芒种6月5日,第二天就是丙日,入梅确实早。
太湖县预测汛期降水偏少,但梅雨量接近常年。
建德那边说梅雨量略偏多,局部可能有强降水。农谚“早入梅,梅雨多;晚入梅,旱断河”有没有道理?从经验看,早入梅通常雨带停留久,雨水容易偏多。
但现代气象还看副高位置,副高稳定雨才下得长。梅雨季对庄稼有利有弊,雨水足能保墒却怕涝根。
玉米大豆正需水时,雨水多能省灌溉,但要防积水。
水稻抽穗期遇连阴雨,得注意防治病害,排涝很关键。家里也要防潮,湿度超60%人就难受,衣物容易发霉。晴天多开窗通风,雨天关窗,放点生石灰吸潮气。
有人问:梅雨季为啥又闷又热?湿度大热量散不开。今年梅雨季38天,比常年多几天,会更难熬吗?
建德还说汛期台风偏多,出梅后可能有高温热浪。这意味着梅雨季结束,接着要防高温和干旱交替。
太湖县前三季度降水偏少,汛期总雨量也不乐观。但梅雨季具体雨情,还得看实时气象监测。
老辈人传下的农谚,能参考却不能全信,气候在变。现在有科学预测,咱得结合着看,提前做准备。农田排水设施得检查,别等下雨了才发现堵了。
家里防潮措施提前做,老人孩子更怕湿冷天气。梅雨季影响生活生产,早打算才能少遭罪。你家那边往年梅雨季雨水多不?
今年有啥新准备?
关注天气号,后续梅雨季动态及时更新。具体天气以当地气象局预报为准,做好应对最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