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现在的楼市回暖,差的就是“一剂猛药”,只要不再像过去那样挤牙膏式的节奏,市场就能快速回暖。
但我们觉得,用药过猛导致的偏离市场稳定、无法实现回归正常目标,影响更大。所以这个过程就需要考虑多个方面而采取挤牙膏似的慢慢出政策,就能更容易掌握火候。
比如现在,如果要解决房价下跌的问题需要十成力气,如果一开始就使出二十成力气,搞不好适得其反。所以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先用小力度试,见效不够再加力,有效果了就继续加多点力,不能让它升温太快,但还能得随时能关小点火,这样水温变化就全在掌控中了。
所以,当前的情况就不难预期,2025年必然还会继续加力房贷利率调整,毕竟2024年的楼市数据还在下滑。
而讲到房贷利率调整,其实从2024年起,存量房贷利率已经经历了三次关键调整,现在大家的房贷利率普遍在3.3%,部分城市低至3.1%。相当于同样贷款100万买房,每月起码节省了三四百的月供,30年下来就能省出一辆小车钱。
如果你贷款额度更高,省下的钱就更多,比如北上广深的购房者,降息以后,30年甚至可以省出一辆豪车钱。
而且为了缓解居民负债压力,2025年还出台了更为贴心的新招式:
第一招: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下调,前几天,已经明确首套5年以上利率降至2.6%,二套降至3.075%,惠及组合贷款人群。
第二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下限,定向降息央行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允许银行根据市场供需自主定价,推动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
简言之,银行可以对自己的房贷利率定价,不再受央妈下限约束。
第三招:重定价机制灵活化:缩短周期,即时受益。从今起,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将重定价周期从1年缩短至3个月或6个月,利率调整频率提升至每年4次或2次。意味着,遇到降息周期,以前等一年才能降月供,现在最快3个月就能降,而且选择季度调整最多还能省9个月的利息支出。
2025年房贷利率或下调50个基点?
最近,潘行长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已经宣布——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目前,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是3.3%,下调10个bp,大家的房贷利率降到3.2%;相当于贷款100万,降息以后每月就可以节省50元左右的利息支出。
不过,这样的降幅显然不达预期,而且业内也普遍预测,2025年房贷利率总下调空间将达到50个基点,理由有三:
①国家明确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适度宽松”,央行将择机降准降息。全年政策利率或降50个基点,引导LPR下行;
②市场需求偏弱:现在买房的人还是太少,得继续给优惠,为刺激购房,5年期LPR可能定向降息至3.1%以下;
③银行现在存款利息也降了,可以为房贷利率下调腾出更多空间。比如《金融时报》消息,自4月以来,已有超20家商业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经此调整,银行存款利率已全面向“1时代”迈进。存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就更大了。
总之,房贷利率的持续下调,对于居民来说,确实是一个“减负”契机。但是大家也要意识到一点,没有“只降不涨”的利率,现在降得欢,将来也可能涨回来。所以今年买房人能否“卸下担子”,不仅取决于政策力度,更考验每个家庭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总之:利率再低,也不要盲目乐观,买房要权衡需求、经济实力,更要考虑未来的还贷稳定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