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北方的小伙伴儿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冬天有集中供暖,那夏天为什么没有“集中供冷”呢?



随着北方气温的节节攀升,炎炎夏日的炽热气息愈发浓烈,有个别城市这两天竟然还感受到了类似三伏天的“闷热”,不少人已经开始依赖空调来抵御高温。

然而,在山东省济南市,一种全新的供能方式 —— 夏季集中供冷,即将在 5 月 15 日正式开启,为市民带来别样的清凉体验。



不少网友都对这条信息感到颇为新奇,“集中供冷”,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此次济南开启夏季集中供冷的消息,是从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市冷热联供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此次集中供冷覆盖了齐鲁大桥、山大二院等区域,面积总计达 23 万平方米。

今年夏天,这些区域的人们将率先享受到集中供冷带来的舒适凉意。



相比大家早已熟悉的集中供暖,集中供冷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

简单来说,集中供冷就是通过区域能源站制备冷水或冷气,再利用管网将这些 “凉意” 输送到各个建筑内的换冷站,最终为建筑提供供冷服务。它所覆盖的区域可以是园区、写字楼群,也可以是医院、学校等。



这种供冷方式旨在满足区域内众多建筑物的供冷需求,能源站集中制备冷水,然后通过管网像输送温暖一样,把清凉送到每一个楼栋。

从理论上来说,集中供冷应该是有很多优点的。

比如现在采用的家庭、单位自行空调制冷的方式。屋里确实凉快了,但每栋楼都有几十上百个空调外机突突往外吹热风。可以说,每面墙都是个巨大的“散热片”。使得整个城市如同蒸笼一般,人们一出门就汗如雨下。



采用集中供冷的话,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室外也能变得清凉一些。比如可以把制冷站设在城郊,减小对城区的影响。或者更科学一点的话,是不是可以把制冷产生的热量收集起来,进行二次利用?

当然,要实现高效率的能源利用,还需要技术上的改进和发展。不过,现在已经实现的部分,集中供冷就已经体现出了诸多优势。

在土地利用方面,集约用地的特点尤为突出。以往商业和办公建筑采用传统供冷方式,每栋楼都需要设置大面积的制冷机房,还要在顶楼建设冷却塔,占用了大量空间。



而集中供冷采用的高效节能机组,大大节省了空间,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它还能错峰降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高效节能方面,集中供冷的机组效率比传统方式更高,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还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



此外,智能管控功能让供冷更加精准,避免了重复投资,综合效益显著。正因如此,集中供冷供暖非常适合在医院、学校、写字楼等人员和建筑高密度集中的区域推广应用。



目前,济南市冷热联供公司的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供冷前的设备调试工作。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供冷顺利进行,他们会提前仔细检查设备,对设备内部进行全面清理、放水泄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全力防止 “跑冒滴漏” 等情况发生,为集中供冷的稳定运行筑牢基础。



消息在网上传开后,网友更关心的是,“集中供冷”什么时候可以在其他城市普及?什么时候居民区也能享受到“集中供冷”的便利?

笔者推测,如果是通过供冷水来降温的话,小区里都原来的供暖管网可以利用,供冷应该也不会太难实现。而如果是提供冷气制冷,那就比较麻烦了,或许需要对进行区域性改造才能实现。



还有一些其它的问题。比如产生的大量冷凝水怎么处理?还有就是,供暖几乎是所有居民的“刚需”,但“供冷”就不一定了,有老人孩子的家庭,对“冷”的需求和年轻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当然,成本和价格也是居民主要考虑的因素。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问题也一定有办法得到合理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集中供冷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大家带来更加环保、高效、舒适的夏日清凉体验。



让我们一起期待集中供冷在济南的首次亮相,也期待它能在更多城市推广开来,为人们的夏日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清凉。

您觉得实现全面集中供冷的难度大吗?评论区聊聊。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