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魏投奔蜀汉的四员大将,3人名垂青史,1人遗臭万年,他们是谁?
在三国乱世时期,魏蜀吴的地盘及城池,包括官员和战将都在发生着变化,今天因为战败为了活命只能效力于他国。包括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二爷,也曾经投奔在曹操帐下,替曹操斩了颜良之后关羽才回到刘备身边。
除此之外,之前效力于张鲁帐下的悍将马超,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投奔了蜀国,包括此前刘璋手底下的老将严颜,也被张飞打败最终投奔刘备。同样的,黄忠和魏延都都是如此。那么有没有之前效力于曹魏的悍将最终投奔蜀国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总结起来,从曹魏投奔到蜀汉的战将一共有四位,在他们4人之中,3人名垂青史,1人遗臭万年,他们是谁?
从曹魏投奔到蜀汉的第一位大将正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道号幼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姜维由于战败,同时被上司和同事抛弃,最终在诸葛亮的感化之下投奔蜀国,并且后来姜维成为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在诸葛亮北伐无果之后,便将生平所学全部传授给姜维。
在诸葛亮死后,姜维担当蜀国的军事掌门人,后期担当大将军之职。
公元238年到公元263年,姜维组织兵力北伐曹魏十余次,胜负参半,并且姜维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还能和曹魏邓艾钟会等大将打得有来有回,足见当年诸葛亮眼光毒辣,洮西之战姜维收降白虎文和治无戴等人,并且将他们迁入蜀中。
公元254年,姜维又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众入川,以扩大川中人口基数。
只不过在公元263年之时,曹魏大举攻打蜀国,当时刘禅不听姜维之言,没有做任何防御措施,致使汉中丢失,最终邓艾偷渡阴平,带兵杀入成都,姜维只能在剑阁和廖化等将领死守关口。
然而刘禅投降,下令姜维放弃抵抗,在无奈之下姜维策反钟会,最终其计谋被识破,身死于乱军之中。
整体来看,姜维虽然没有匡扶汉室,但从姜维整体的表现来看,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汉将。至今姜维的大名仍然被世人传诵,可谓是名留青史之中。
从曹魏投奔到蜀汉的第二位大将正是王平
王平,字子均,乃是在汉中之战曹操战败之后投奔到刘备帐下的悍将,而在王平投奔刘备之前只是一个代理校尉,职权低下,根本没有人知道王平的真本事,可以说一直被埋没。
然而王平投奔到了刘备帐下便开始受到重用,刘备发现王平是一个可造之才,因此当王平投奔过来之初,刘备便让王平担当牙门将兼任裨将军,要知道这个职位赵云可是跟随刘备数年之久才得到的。
后来王平再次被提拔,刘备集团让王平担任“无当飞军”的统领,主要职责便是训练无当飞军,而无当飞军就相当于现今的特种部队。以当地蛮夷为兵源,他们擅长翻山越岭,使用弓弩和毒箭,杀伤力极大,而王平所训练的这支无当飞军大概有5000人左右,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野战。
后来王平所统率的这支无当飞军成为刘备集团的精锐部队,在诸葛亮北伐之时,王平便是利用无当飞军成功营救马谡,避免了街亭蜀军全军覆没。
公元234年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王平开始镇守汉中,公元244年王平成功打退曹爽10万大军的犯境。公元248年王平去世,整体来看王平算得上是川中知名上将,并且生平作战谨慎,和诸葛亮简直是不谋而合的神仙组合。
而王平的大名至今被后世称赞,不但忠勇,而且也深受世人尊敬。
从曹魏投奔到蜀汉的第三位大将正是夏侯霸
夏侯霸乃是夏侯渊次子,在曹魏集团来说可谓是身份尊贵,同时夏侯渊死在刘备集团,当时刘备和曹操正在汉中大战,夏侯渊作为汉中主将死在了老将黄忠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蜀国算是夏侯霸的杀父仇人。
那么夏侯霸为何要投奔川中呢?原来在公元249年之时,司马懿和曹爽争权,曹爽落败,而夏侯霸又和曹爽有一定联系,夏侯霸担心遭到司马懿的毒手,因此选择逃奔蜀国。
刘禅得知夏侯霸前来投奔,不但派遣军士接应,而且还亲自接见了夏侯霸,为了解释清楚,刘禅还指着自己的儿子说道:看看这就是你的外甥,汝父实乃因战事而死,非我先人手刃之。
在史料《资治通鉴·卷七十五》之中记载,汉主谓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遇之甚厚。
后来夏侯霸在川中担当要职,被刘禅任为车骑将军。
在夏侯霸投奔蜀国之后多次跟随大将军姜维参与北伐战事,并且取得一定战绩,公元255年夏侯霸跟随姜维,还有张翼等战将打败王经,不久之后夏侯霸去世。
整体来看,夏侯霸算得上是川中优秀战将,同时也从夏侯霸千里投奔蜀国的壮举来看,夏侯霸绝对是一个果断的人,因此才会千里投奔蜀国。
当然了,这也得感谢张飞,因为张飞之妻夏侯氏正是夏侯渊的侄女,如此看来蜀主刘禅还和夏侯霸是亲戚关系。如果按照辈分来看,刘禅还是夏侯霸的堂妹夫。从夏侯霸的最终结局来看,也算得上是善终。
从曹魏投奔到蜀汉的第四位大将正是郭循
郭循,曹魏的中郎将,在姜维攻打西平郡之时,郭循被姜维生擒,最终郭循被姜维带回了川中。然而在公元253年之时,郭循却在川中做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趁着蜀汉大将军费祎寿宴之时,趁其不备将费祎刺杀。
史料《太平御览 卷三百五十九》引袁希之汉表传曰:后岁首,祎持节行酒,郭循以马鞭中小刀刺祎,祎数日薨。
在费祎被刺杀之后,曹魏掌门人曹芳这样评价郭循:已故的中郎西平人郭循,节操高尚,行为可嘉,忠于朝廷,矢志不移。虽然曹芳对郭循高度评价,但是郭循却在川人心中是永远的叛徒,可谓是遗臭万年。
而整体来看,姜维、王平、夏侯霸都是从曹魏引进到蜀国的优秀战将,只有郭循是一个劣质品,而这个郭循却是姜维亲自生擒过来,由此可见,姜维在用人和识人方面还尚欠经验,若非如此,费祎不会早死,或许川中的历史走向会发生改变,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