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派新闻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自己在申请安徽某高校博士时,收到了来自该校教授的辱骂短信。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涉事教授,他表示自己没有发送过辱骂短信,并已向警方报案。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若是该教授发送过辱骂短信,可能会影响其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若证实为学生伪造短信,其行为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了涉事老师的名誉权,将承担民事责任。

据网友在社交平台的发文,其收到安徽某高校教授的辱骂短信,短信内容为 「 你算什么东西,就你还能读博士,我已经找到两个学生了 」。据该网友公布的截图,其多次给教授发送短信表达自己的报考意愿,但未得到回复。

当前,该网友已清空账号,由于其隐私设置,无法发送消息联系到本人。


该网友晒出的短信截图。图/现代快报

10 日下午,该教授回应现代快报时表示,自己没有发过 「 骂学生 」 的短信。「 他给我发的那个短信,能看出来有两张卡片。他是自己给自己发的,然后备注上我的名字。我现在已经在派出所报案了。」 此外,该教授也会向这名学生所在学校发邮件,请学校调查。

5 月 12 日,九派新闻尝试联系受理该教授所报案的派出所未果。截至发稿前,警方尚未发布通报,不少网友开始质疑教授是否发送过辱骂短信。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若经调查,教授确实发送过短信,辱骂行为可能侵犯学生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等,需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作为高校教授,这种行为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可能影响其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

付建表示,若证实为学生自导自演、伪造短信,发布至网络这种行为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给涉事老师带来负面社会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使教授的社会评价降低,学生需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若学生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被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