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姐,今年你家罗汉果种了几亩?相关政策扶持资金收到多少?”日前,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纪委干部来到中庸镇华境村委上侣村向罗汉果种植户于鸿恩了解情况。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该镇纪委将中药材产业发展列为推进乡村振兴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一线“探头”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山岳丛林、农户家中走访调研,聚焦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补助资金发放和使用、春耕备耕物资保障供应等情况进行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今年开春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3次,发现部分中药产业灌溉用水难问题1个,推动落实产业奖补资金20余户13.5万元,护航以金钱草、罗汉果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6600余亩,中药材种植年收入达2640余万元。
坚持一手抓监督,一手抓服务。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不足、销路不畅等堵点、难点问题,该镇纪委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整治机制,通过“镇纪委+村监督员”联动开展全过程服务式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在人才培育、技术推广、市场供需等方面加大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共协调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开展培训1场次,修建水渠5017米,引进企业开办中药材加工厂3个,有效推进中药材三产融合,切实把“群众点题”转化为“群众点赞”。
“乡村振兴政策资金项目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下一步,我们将瞄准中药材产业发展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积极助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让村民靠种植‘苦药材’过上了‘甜日子’。”临桂区中庸镇纪委书记王凯利表示。(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