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国藩六世嫡孙曾樾从“八本家训”里蕴藏的“知行合一”之真谛,讲到AI修复的高清家书让古老的家训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分享了他对当下家书传承的理念和看法。
曾国藩六世嫡孙曾樾谈家书传承
“轻轻翻开那一本本早已泛黄的《曾文正公家书》,仿佛穿越时空,每一封家书背后都跃动着鲜活的教育场景,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家庭教育的经典范本。”曾樾说道,曾国藩以“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之时”,勉励九弟曾国荃,传授逆境中成长的坚韧哲学;又以“饭后三千步”,“黎明即起”之语,细腻入微地教导长子曾纪泽养生之道,寓生活于教育之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次子曾纪鸿致父亲曾国藩之信,不仅照亮着曾家后裔的前行之路,亦成为千万家庭共同珍视的教育宝典。这封家书中“做读书明理之君子”的训诫,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后世子孙的心灵,成为世代相传的家教箴言。在曾樾看来,先祖的家书,不仅高谈阔论“修身齐家”的宏大命题,更注重身体力行的引领,尤其突出传授“早起”“扫屋”“种菜”的朴素智慧,让后辈在细微处见真章。
“家书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不衰,皆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知行合一’之真谛。”曾樾说,曾家前辈曾立下规矩,子弟及冠之年,必须亲手抄录全本家书。曾祖广钧先生幼时抄书,常言“提笔如见文正公执灯相授”,那份敬畏与传承,令人动容。父辈与祖辈之间书信频传,八宝、八德、八本、三致祥的家教理念,在家庭建设中得到生动的诠释。
时至今日,作为六世孙的曾樾,亦重拾家书,或挥毫泼墨,或敲击键盘,以书信的形式与儿孙交流。这份互递家书的仪式感,让家书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家规、家训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教条,而是温暖人心的生命传递。
他还表示,如今,时代更迭,家书亦随之焕发新颜。檀木匣中的手抄本旁,是云端共享的电子文档;微信群内,AI修复的高清家书与英文译注交相辉映。这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如同先祖将理学与经世致用相融合一般,让古老的家训在新时代绽放异彩。新形式的家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效果,启迪了更多心灵,也让我们倍感骄傲。
在他看来,家书传承的历史证明,现今的家书,作为家教的载体,其传承不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塑造“良好人格”的熔炉。在曾家,有家书陪伴,散落世界各地的曾氏族人,在“知家训、守家规、重家教”的共鸣中紧密相连,家书中“做读书明理之君子”、“不留银钱与子孙”的殷切教诲,转化成“唯留精神与家书”的家训,成为照亮每位曾氏后辈漫漫人生中不灭的灯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