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一名中老年男子因右眼反复红肿异物感、视物重影及眼部出现黄白色包块数月前来就医。经手术探查,医生竟从其结膜下取出一条长达22厘米的活体寄生虫!经鉴定,该寄生虫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

为其手术的周艳丹主任追溯病史,该患者多年前“打蛇”时曾被蛇血溅入右眼,2年前饮用过未经处理的生水,考虑上述两点为其感染的可能途径。若未彻底清除虫体(尤其是头部),极易复发。所幸患者暂未发现其他部位感染,但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科普揭秘:眼睛里的“不速之客”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幼虫寄生人体引发的疾病,其感染途径多样,潜伏期最短6天,最长可达数年,主要感染途径有以下三种:

使用民间“偏方”:用生蛙肉、蛇皮敷伤口(尤其眼、口腔),幼虫可能直接穿透皮肤入侵;

不良饮食习惯:食用未煮熟的蛙、蛇、禽畜肉,或吞服活蝌蚪、生蛇胆;

饮用生水: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可能误食寄生虫及其幼虫。

危害不容小觑:全身都可能遭殃

曼氏裂头蚴病虽罕见,但后果严重。眼部症状可表现为结膜肿块、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可致失明;全身症状可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伴随红肿瘙痒、胸腹腔炎症,还可引发头痛、癫痫,甚至危及生命。

远离寄生虫,防大于治!

医生提醒,曼氏裂头蚴感染与年龄、职业无关,与危险行为密切相关。为切断感染链,公众需牢记以下防护措施:

1、拒绝“土法疗伤”:切勿使用生蛙肉、蛇皮等敷伤口;

2、彻底煮熟食物:肉类需100℃高温烹煮15分钟以上,方可食用;

3、远离生水风险:野外水源务必煮沸饮用,游泳时避免呛水;

4、及时就医:若出现反复眼红、皮下游走性肿块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来源:潇湘晨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