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针灸的浩瀚星河中,石学敏院士是最璀璨的星辰之一。作为他的学生,每当回忆起与恩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敬仰。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中医针灸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石老师一生致力于针灸学的研究与实践,“醒脑开窍” 针刺法是他学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 70 年代,面对中风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石老师毅然投身于中风治疗的研究。他深入临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突破传统针灸理论的束缚,提出以 “醒脑开窍” 为原则的针刺治疗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醒脑开窍” 针刺法在中风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疗效,不仅为无数中风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曙光,更推动了中医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革新。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恩师时,我满心忐忑地走进他的办公室。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怀揣着对中医针灸无限热忱,却又无比青涩的求学者。恩师面带微笑,那笑容如春日暖阳,一下子就驱散了我心中的紧张。他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永柱,中医针灸是一门大学问,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也要有将它传承下去的决心。” 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恩师的教导下,学好这门古老而神奇的医术。
跟随石老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他对医学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常说:“医者,仁术也,无德不立。” 在门诊和病房,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询问患者的病情,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从不因患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丝毫差别对待。无论是面对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病症,他都一丝不苟,谨慎施针用药。记得有一次,一位长期卧床的中风患者因并发症痛苦不堪,家人几近绝望。石老师得知后,亲自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每天抽出时间为患者针刺治疗,还耐心地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康复护理。在石老师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能够站立行走。这样的事例在石老师的从医生涯中数不胜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石老师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临床大家,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在教学中,他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他常带领我们深入病房,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学习辨证论治、选穴配穴的方法。每一次针刺操作,他都会亲自示范,详细讲解针刺的角度、深度、手法等要点,要求我们做到精准无误。他鼓励我们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还经常组织学术讨论,让我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他常说:“中医针灸要发展,离不开传承,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中医针灸焕发新的活力。”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们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更培养了对中医针灸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除了在临床和教学方面的卓越成就,石老师还积极推动中医针灸的国际化发展。他多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 “醒脑开窍” 针刺法等中医针灸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医针灸的神奇疗效。在他的努力下,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走向世界医学的舞台中央。
如今,石老师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他留下的不仅是宝贵的学术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更是一种对医学事业执着追求、对患者高度负责、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他的学生,我将以他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为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石老师的精神在中医针灸的传承与创新中永放光芒 。
恩师石学敏,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医针灸发展的历史丰碑上,他的功绩将被后世铭记,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