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法院里的故事尤其精彩!即日起,湖南高院开设“湘法故事汇”专栏,记录全省法院干警在审判、执行、调解、普法等工作中的心得感悟,以小切口、小故事反映法院干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让我们通过故事走进法院,读懂司法的庄严与温情,见证法官的责任与担当。敬请关注!
“这么多年了,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感谢你们!”得知弟弟罗某勇在和解协议上签字后,74岁的罗某莲忍不住抱着张璇法官,激动地说道。
01
鱼塘承包起争执,兄弟俩反目成仇
事情还得从16年前说起。罗某莲的丈夫与罗某勇系同母异父的兄弟,两家比邻而居,相互照应,门前有一块鱼塘(系村集体所有,称李家堉鱼塘)。
2009年,两家共同出资出力,对鱼塘进行了清淤拓宽,修筑水泥堤坝和路面。随后经村里同意,两家约定轮流承包该鱼塘养鱼。
两家争议的鱼塘
2018年底,罗某莲承包到期,但还有部分鱼苗在鱼塘内未出售。在村委会的见证下,双方约定:该鱼塘由罗某勇接手经营至2025年1月,鱼苗也交由罗某勇处理。
然而约定的期限到后,罗某勇却不愿交出鱼塘使用权。他认为,罗某莲此前承包了八年(2010-2018),自己才承包五年(2019-2024),现在就交出鱼塘使用权,太不公平了。
罗某莲自是不答应,双方就此“结仇”。村干部、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上门调解了好几次,好话说了一堆,磨破了嘴皮,双方都不愿意让步。最终,罗某莲一纸诉状,将罗某勇起诉至法院。
02
家门口的巡回审判,是庭审更是法治课
桃源县人民法院漆河人民法庭是桃源县内管辖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基层法庭,下辖7个乡镇,现有员额法官2名,2024年结案1000余件。法官张璇在法庭工作2年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解纷经验。
收到罗某莲的起诉状后,张璇先是联系了原被告双方了解诉求,又向村委会和司法所了解前期调解情况。她敏锐地意识到,双方的矛盾已经从鱼塘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现在不仅要把鱼塘的承包权理清楚,盘活农村资产促进乡村振兴,更要把两家人的气理顺,方能邻里和睦家兴旺。
庭审现场
于是,张璇决定将法庭设在罗某莲家门口鱼塘边,巡回审判解纠纷,并邀请了村委会、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及部分村民旁听庭审。
法槌声响,庭审开始。原被告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当初说好了轮流承包,是你不守信用。”
“鱼塘整修你家是出了钱不错,我家也出了很多工和料,这怎么算?”
“我不服,你砍我家的树,还装个摄像头正对我家里,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眼看话题越来越偏,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法官将案件争议焦点拉回了鱼塘承包权上,暂时休庭。
“本来不是多大的事,两兄弟闹成这样,何必呢。”围观的村民连连摇头。
03
“背对背”调解,4个小时解心结
“面对面”沟通只会愈演愈烈,张璇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试试。
她先是跟着罗某莲来到内屋,因为争吵动怒,老人家半躺在沙发上,气喘不已。张璇轻轻拍着罗某莲的手背,让她冷静下来,轻声细语地讲述其中的利害关系。老两口年事已高不比从前,鱼塘养殖劳心劳力,不如让给弟弟家。解决了根本矛盾,两家也就不会因为小摩擦积怨变仇恨。
随后,张璇又和罗某勇来到鱼塘边,她劝解对方,当初谁出力更多已经无据可查,现在两家僵持下去,只会耽误今年的养殖。不如双方各让一步,早点解决纠纷,大家也都早日安心。
从上午9点半到中午1点,张璇和法官助理在两家之间来回奔走,从法律法规和邻里乡情中,努力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还给罗某莲在长沙工作的儿子打去电话。双方当事人终于放下防备,说出了心里话。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罗某勇在规定时间内将鱼塘归还给罗某莲后,双方再轮流进行养殖。罗某莲考虑到罗某勇的实际情况,也同意给予其一定的过渡期。双方在协议上纷纷签字后,罗某莲撤回起诉。
“你们俩今天就和好了,以后不再为了这个鱼塘的事伤神伤气了。”临走时,张璇叮嘱罗某莲,罗某莲忍不住抱住法官,连声感谢。
这场家门口的巡回审判,不仅化解了两家之间的多年积怨,更让法律条文走进了旁听村民的心里。
围观人群渐渐散去,鱼塘水面平静无波,旁边一丛朱顶红,盛开正艳。
来源:桃源县人民法院
作者:李元 张璇 伍梦霞
视频:雷思远
编辑: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