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母亲节谒父母墓
词:陈光平
梅岭烟凝,杨江草曳,墓柏郁苍。正慈亲佳节,独寻故冢;心潮翻涌,泪湿衣裳。忆昔经年,狂澜骤起,五稚嗷嗷母力扛。凭坚韧,护椿萱庭暖,岁月安康。
今来触景神伤,念恩重、深如瀚海长。叹劬劳身影,镌留脑海;谆谆教诲,刻入肝肠。挚友相陪,重临故地,往事纷纭意未央。惟祈愿,在九泉安好,永沐祥光。
﹌﹌﹌
【注释:】梅岭烟凝:“梅岭”指梅仙当地的山岭,“烟凝”描绘出山上烟雾凝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
杨江草曳:“杨江”即词中提到的下山头杨江背,“草曳”写草在风中摇曳,暗示墓地的宁静与凄凉。
墓柏郁苍:墓地旁的柏树郁郁葱葱,“郁苍”体现柏树的茂盛,也象征着父母的精神如柏树般常青。
正慈亲佳节:点明时间是母亲节。
五稚嗷嗷:“五稚”指五个孩子,“嗷嗷”形容孩子饥饿或需要照顾时发出的声音,表现出当年母亲养育五个孩子的艰辛。
椿萱庭暖:“椿萱”代指父母,这里指母亲以坚韧让家庭充满温暖。
瀚海:指大海,形容母亲的恩情像大海一样深厚。
劬劳:指劳累、辛苦,“劬劳身影”描绘母亲辛勤劳作的样子。
意未央:指思绪未尽,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没有尽头。
九泉:指地下深处,代指阴间,希望父母在阴间安好。
﹌﹌﹌﹌
写在五月的母亲节
五月的风裹挟着康乃馨的甜香,却吹不散梅岭山间那一缕凝重的雾霭。母亲节这一天,我与发小重龙携手踏上了前往下山头杨江背的路。脚步丈量着蜿蜒的山道,每一步都似踩在记忆的琴弦上,往事如潮水般奔涌而出。
远远望见父母的坟墓静立在苍柏之下,梅岭烟凝,杨江草曳,墓前的柏树郁郁葱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一刻,本以为早已被时光磨砺得坚强的心,瞬间溃不成军。男儿有泪不轻弹,可面对父母长眠的地方,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失声痛哭。
思绪被拉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文革的风雨中,母亲用她那柔弱却坚韧的肩膀,扛起了养育我们五兄妹的重担。生活的困苦如潮水般涌来,缺衣少食是常态,外界的压力也从未间断。但母亲从未抱怨,从未退缩,她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家陈光平|母亲节,梅岭深处,母爱长歌,写在母亲节总是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即使只能吃到粗茶淡饭,母亲也会变着法子让饭菜多几分滋味;我们兄妹生病时,她彻夜不眠,守在床边,眼中满是担忧与心疼。她用自己的方式,让那个简陋的家始终充满着温暖与希望,诠释着“为母则刚”的深刻含义。
如今站在父母的墓前,那些尘封的记忆如老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放映。母亲操劳的身影,她的谆谆教诲,都深深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母亲给予我们的爱与力量,都成为了我人生路上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每当我感到迷茫无助,母亲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发小重龙默默陪伴在我身旁,没有言语的安慰,却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我们一起回忆着儿时的点点滴滴,回忆着父母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那一刻,时光仿佛停滞,只有思念与感恩在空气中弥漫。
离开时,我久久回望,心中默默祈祷,愿父母在九泉之下安好,永沐祥光。梅岭的风依旧在吹,可我知道,母亲的爱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永远的精神家园,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