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车镇在建国后一直隶属新沂市所辖,在没有被划给邳州以前,在新沂市25个乡镇中是最富庶的一个镇。
苏北地区完成所有撤乡换镇的工作大概是1998年以后吧!以后各县市就没有所谓“乡”的存在了,全部变成了镇。而炮车在1987年除了比新沂市的新安镇稍晚几年后,早就以镇的头衔亮相于社会了,足以证明炮车当年经济实力的极其雄厚。
邳州桃花岛公园
1998年,属于全国经济大开发的年份。邳州于1992年撤县建市后,历任政府主官都想创造政绩、有所作为,遂逐步喊出了共同的一个口号:“五年再造一个邳州城”,当年真可谓雄心满满啊!目击所致,邳州大街到处可见这样的横幅标语。
奈何邳州西部为大运河所隔,向西发展需要造桥,河面太宽,代价特高,以当年邳州刚刚创业的那点经济家底有无法想象的难度去克服,所以退而求其次转为以老城为基点向北、向东、向南扩张。
新沂双子楼
炮车东去东家新沂四十公里之遥,而距邳州老城才不足5公里。可想而知了,这就是邳州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坚决把新沂拿下沦为己用的毅力所在。若能拿下了炮车,新城东扩就能顺利推进和实现。
经过艰难的、不计其数的协商、申请沟通,最终新沂妥协,放弃了难以割舍的炮车,不情愿的收留了现今的合沟镇,邳州如愿以偿,实现了目标既定的远景扩张蓝图战略。
徐州高铁东站
不得不叹服邳州各届政府领导的能力与手段。喊出的口号也名以实符,如今邳州新城己蔚然以成,GDP总值己入苏北各县为数不多的千万亿俱乐部之中。
邳州的涅槃重生、华丽转身,妥妥造就了一个苏北中等城市的诞生。然而,新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错失很多良机,以致甘拜下风。能怪谁呢?好好滔光养悔就是了。
徐州县、区图
邳州的崛起模式实属难能可贵,倘若能把这种成功模式复制在大东家徐州的身上,会有何种奇迹出现呢?
徐州近年来的各项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城市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摩天大厦憐次皆比。地铁1、2、3号线完美建成了通车,普铁、高铁四通八达,观音机场昼夜通航。这就是全国一般地级市难以与徐州抗衡的资本所在。
徐州县、区图
2020年,徐州被中央确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既为“中心城市”就得切实负起责来且还得有所担当的了。
徐州原有的区太多、不符合现今社会发展模式,在经过多次整合后现调整为5个区:即云龙、鼓楼、泉山、贾汪及铜山。铜山原为铜山县,也是近年时间不长阶断内实施的县改区的。
徐州地铁123号线
如今的徐州发展势头迅猛,原有的老城区的开发拓展己达饱和状态,如若再想扩大发展范围,南、西、北方皆不是其理想的所在,唯一方向是继续向东挺进,对接连云港,以期在若干时间段内也能同邳州一样再造一个“新徐州”城。
向邳州挺进,才是徐州未来的发展重心,应该适时把轻轨建设向邳州延展,时机一旦达到成熟,借鉴铜山经验,既时收辖邳州,改其为“邳城区”或“运河区”,来壮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徐州县区图
这么一变,徐州城区范围增添将近大半,无形中扩容了城市的空间范畴,使得边远县级市新沂与徐州城市中间再无城市障碍阻隔,新沂就能更直接的享受到大东家徐州的关照与辐射带动了。
诚如所至,大徐州的优势中心地位形象更加的凸显,向心力更加的紧固,淮海经济区龙头老大的地位就坐的更加的踏实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