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联盟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防统方”持续深入,耗材SPD将走向何方?
医院主动“叫停”,
耗材SPD纳入“防统方”体系,由纪委直接监管
近日,中山市坦洲**医院党总支部发布了《十五届第五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将耗材SPD系统纳入医院放统方系统,由纪委直接监管。
为堵塞医院耗材管理漏洞,《通知》显示:
医院主动终止与管理医院耗材的第三方公司的合作,取消其系统管理权限,清退其工作人员,由院内工作人员接管SPD系统,严格控制采购数据权限;
同时,将HIS 系统、SPD 系统等都纳入防统方监管体系,避免第三方人员利用系统进行统计,由纪检部门每月检查防统方系统预警信息。一旦发现危险警示,详细核查,并跟进处理。
此外,对标市级标准,与中山市中医院实现医用耗材同质化管理,按程序招标采购医用耗材SPD第三方服务,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等情况。
近期,多地大三甲医院耗材SPD项目“叫停”等现象频繁发生,归根结底仍旧是商业集配SPD自身商业模式存在争议所致。
统方“黑幕”隐忧浮现,
耗材SPD将走向何方?
商业统方指的是医院对药品、耗材等医疗产品一定时期使用量、科室、医生等信息统计,原本是用于合理管理与数据分析。然而,在现实中商业统方却常常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医药代表进行药品推销、实施商业贿赂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伴随全国医疗领域纠风工作的持续深入,各地对防统方工作也给予了极大关注。此前赣州市第**民医院发布的《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就明确指出该院耗材SPD项目中涉及“统方”问题。
而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耗材SPD模式同样被国家审计署点名通报,其应用的商业集配SPD模式(商业公司既做供应商又管采购)影响了公平竞争。
原本被视为医疗反腐利器的SPD,却频频因为监管缺失、商业统方等问题引发行业热议,难道耗材SPD会被淘汰么?
不,甚至会更多!
2024年,国家卫健委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中明确指出,鼓励医院用SPD控制成本,但同时也强调,要严查SPD项目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根据权威报告的统计,截至2024年末,我国启动医疗器械SPD项目的医疗机构已超过2200家。随着国家对医疗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一数据还会持续上升。
一边是急剧增加的医院SPD数量,另一边却是因耗材SPD监管缺失、商业统方等问题引发的腐败风险,院内耗材SPD项目监管已刻不容缓。
快速扩张背后隐忧浮现,
审计下场清查耗材SPD
当下市场,除了院内监管趋严,各地审计局也开始下场清查医院耗材SPD项目情况。
诸如嘉兴市,由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嘉兴市中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资深耗材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针对嘉兴市五县二区的13家医院“2024年SPD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模式基本情况”开展了审计行动。
此前,赤壁市审计局在开展该市某三级医院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强调:关注医院SPD医用耗材供应链管控情况。
无疑,在医疗反腐、DRG改革等政策之下,耗材SPD虽然凭借其精细、透明化管理等优势实现快速扩张,但其商业模式带来的隐忧也浮出水面。
纪委监管也好,审计下场清查也罢,随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加速,唯有不断强化监管,方能推动SPD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化转型。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