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最讽刺的事情是什么呢?
是你以为努力学习的人一定走得远,结果到了大四才发现,那个玩的人被录用了,读书的那个人被挡在了门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唯一训练就是学习和考试,所以大学里大多数学生要么拼命刷绩点拿奖学金,要么彻底放飞自我不学习,只会参加社团、玩、实习,表面上看,前者自律,后者摆烂,可现实是摆烂的那个进了大厂,自律的那个连保研和工作都没着落。
我不是鼓励大家去玩,我只想说,大学的残酷之处在于,光靠努力学习,你远远不够。我见过太多孩子,绩点3.8,专业排名前10%,本来可以保研的,结果因为不了解政策,没报对材料,没写对东西,直接出局了。还有的学生,从来就没打听过用人单位要什么,面试怎么准备,简直是一头雾水。
所以今天你看到这个所谓的学历贬值,背后不是努力没用,而是你只学会了刷题,没学会用知识去换资源。保研也好,就业也好,真正的分水岭,不是成绩,是你有没有在大学四年里,提前掌握路径,提前看清新规则。
所以别再说什么孩子学习很好,就是不会做人,也别再说什么再等等,先读着看。大学四年不规划是有代价的,而且你越晚醒,代价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