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感谢李同学!如果不是他和他同伴的话,我的生命可能就终结在那一刻了”……日前,有网友在湖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后台留言,表达对该校学生李昌峰的感谢。大家这才知道李昌峰用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在武功山救助了一名失温者。
5月10日,李昌峰向潇湘晨报记者讲述了事件经过,呼吁大家都能学习急救知识,如果出游登山最好准备一个急救包,尽管他希望急救包永远不要被用到。
△湖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播音2301班学生李昌峰。
裹保温毯、喂葡萄糖……一小时紧急救援
李昌峰今年21岁,是湖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播音2301班的学生。5月6日,他利用没课的时间作为领队带团队前往江西武功山。5月7日上午10点多,在带领团队下山的时候,山里下起大雨。在距离山脚只有约一个小时路程时,李昌峰突然看到前面台阶上有一个女士倒在地上并抽搐,周围有人但有点不知所措。“我本能地觉得出事了,就跑过去先看情况,并向她表明了我的身份,问她是否同意我进行救助。在她点头同意后,我就让身边的同伴帮我拍视频,我拿出了急救包。”
△5月7日,李昌峰在对失温者进行救助。视频截图
当时,李昌峰通过这位女士的状态预判是失温中期了。他先从急救包里拿出保温毯,为她包裹住全身,然后拿出葡萄糖液体给她喝,接着将她身体略垫高与地面隔绝开。待这位女士呼吸平稳之后,李昌峰又组织大家一起把她抬到不远外的一个亭子里,并和周围的人一起拿出干净衣服给她盖上。在与景区的救援人员交接后李昌峰才离开,前后大约一个小时。
获救者在学校官方微信后台留言感谢
回到学校的李昌峰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并未对他人提及此事。直到获救的肖女士给湖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后台留言,并制作了感谢锦旗,学校才知道李昌峰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挽救了他人性命。
肖女士表示,当天她在武功山徒步下山时,遇到大风大雨,感觉刚开始走的时候身体很热,就把外套脱了。“就那么一瞬间,突然就觉得全身开始发抖,慢慢地有点僵硬”,肖女士回忆,同伴把她平放在台阶上面,她感觉自己意识越来越模糊。就在这时,李昌峰来到她身边,向她阐明了身份,随后开始对她进行救助。肖女士说:“我后来自己查了一下,失温还是特别危险的,现在想想特别后怕,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李同学,如果不是他和他的同伴的话,我的生命可能就终结在那一刻了。”
刚上大学就加入公益救援行列
5月9日,湖南工业大学将李昌峰救助失温者的视频发布后,许多人在评论区为他的救助精神和专业操作点赞。对此,李昌峰向潇湘晨报表示,登山和公益救援,是他上大学后同时学习与探索的事情。
李昌峰来自来自山西平遥,2023年10月,刚来到湖南上大学不久,他就加入到了株洲市天元区湘英救援队。李昌峰说:“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助人为乐,我也特别想去帮助别人,上了大学就想把爱心传递下去,去寻找了救援队这样的组织并加入。”在学习公益救援的过程中,李昌峰陆续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证书、第一目击者证书、无人机驾驶证等,还参加了中国登山协会的培训。
登山是李昌峰进入大学后的另一个爱好。从武功山、武当山等有成熟景区路线的山开始,喜欢挑战的他不断攀登高峰,还向雪山户外进阶,已经登上四姑娘山、奥太娜等海拔5000米左右的雪山,正准备向海拔6000米的雪山发起挑战。在登山的过程中,李昌峰也从登山客逐渐成为了领队。
李昌峰介绍:“作为领队,我们要寻找路线、注意天气、辨别环境、注意队员情况、保护队员安全。”每次作为领队出行,如果时间在二至三天,李昌峰都会携带约40升的行李:“一般来说我会尽量把东西带双份,比如冲锋衣带两件、速干衣带两件等。”他特别强调:“还有急救包,因为登山这个事情容不得马虎。我自己之前登山的时候有受过小伤,成为领队后更加深知登山看似是一场身心愉悦的运动,但潜在的危机还是很多的。”
急救包里需要放些什么呢?李昌峰以自己的急救包为例,表示会放两类物品,一类是外科所用的纱布、绷带、胶带、磺伏、酒精、剪刀、别针等,如果登山时间长的话,他还会带夹板。另一类就是布洛芬、感冒药、云南白药、葡萄糖、电解质水等。
李昌峰告诉记者:“生命只有一次,我永远不希望我的急救包被用到。但我也不允许有生命在我眼前失去。”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