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国皇帝之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杀害功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杀害功臣的皇帝,但也有例外,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没有杀功臣。
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登基称帝了,赵匡胤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没有像前朝皇帝那样杀害功臣,而是把所有的功臣请来喝酒,最后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功臣的威胁。
赵匡胤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他自己也留下了一个善待功臣的美名,可是在几年之后,赵匡胤就对一个功臣开了杀戒,而且这个功臣对赵匡胤还有救命之恩。
这个被杀害的功臣叫张琼,此人是河北人,是赵匡胤手下的一员战将,史书对张琼的评价是“少有勇力,善射。”简单的6个字就描绘出了张琼武艺高强,是个人物。
在后周时期,一次张琼跟随赵匡胤去攻打南唐的寿春城,当时赵匡胤一心顾着指挥作战,而且站的位置过于靠前,南唐守军发射了车弩,一种架在木车上的大弓箭,射程远。
一支车弩箭朝赵匡胤射来,站在身旁的张琼不假思索的用自己的身体挡箭,也正是张琼的抵挡,才让赵匡胤逃过一劫,不然就没有后来是“黄袍加身”了,这是救了赵匡胤的命。
对于张琼的壮举,赵匡胤当时感动一塌糊涂,从此也把张琼引为心腹干将,可以说是嫡系中的嫡系,张琼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对赵匡胤一直是推心置腹,可以说是毫无保留。
赵匡胤称帝后也没有亏待张琼,让他擢典禁军,一直升迁到了爱州刺史,不得不说这是很高的待遇了,而且在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张琼也没有请辞,赵匡胤也没有说什么。
不过在公元965年,赵匡胤的两个宠臣石汉卿和史珪,一起诬陷张琼私自养死士一百多人,图谋不轨,还有一条罪是诬陷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
在《玉壶清话》一书中记载,张琼向赵匡胤进言,说赵光义结交大臣有图谋,也就是这两条,让赵匡胤勃然大怒,下令石汉卿用铁器击打张琼的头,打的奄奄一息。
然后把张琼交给了御史审查,随后下令赐死了张琼,整个过程非常快,从中不难看出似乎是赵匡胤有意为之,而恰恰是赵匡胤对张琼的猜忌,导致忽略了张琼的进言。
后来赵匡胤后悔误解张琼,封了他的儿子为官,可是对弟弟赵光义却疏于防范,最终导致赵光义成为大宋皇帝,说白了赵匡胤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赵匡胤能听张琼的建言,宋朝的命运会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