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姜蕾)5月9日,首都医科大学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25年“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暨第七届“首护天使”颁奖典礼。大会主题为“创AI+护理 答时代之问”,现场展示的学生绘图、舞蹈、合唱等都以护理与人工智能交互为主题,会上还表彰了在护理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
大会首先举行授帽仪式。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原主任陈东,护理学院原书记兼院长李淑迦,临床护理学院院长吴瑛,护理学院院长刘均娥共同为2022级护理学和助产学本科生授帽。
随后的“首护天使”颁奖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总护士长贾云洋获“专业之星”称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护士长仲丽芸获“创新之星”称号,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人护理学系教师张山获“科研之星”称号,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苗逸群获“未来之星”称号。
其中,贾云洋革新多维评估体系破解高危并发症防控难题,搭建全国首个老年创伤智慧云平台。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失语症的康复,仲丽芸牵头研发的“AI语言康复系统”,创新性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具备个性化训练、多模态数据融合和智能宣教功能的语言康复机器人系统。张山在危重症护理领域关注ICU谵妄患者的评估、预防及干预,开发了ICU谵妄智能化护理系统,获批5项发明专利和3项软件著作权,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分享学术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护理学院院长吴瑛致辞。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摄
大会上,护理学院院长刘均娥号召2022级本科生成为护理事业未来栋梁,以护士节为契机践行誓言,携手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临床护理学院院长吴瑛提出,护理人应主动拥抱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数智革命”变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吉训明代表学校向护理学院师生及护士同仁致以节日问候,强调学校将聚焦“智慧护理、老年健康和慢病管理”三大方向,推动国家级护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推动护理学科向科学化、智能化跃升,号召师生以“专科-研究-创新”三位一体发展为目标,既夯实临床技能又强化科研创新,为健康中国贡献首医力量,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首医智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