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大学“刘氏父女学术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学术公平何去何从?
近日,重庆大学的“刘氏父女学术事件”在网络上掀起热议,再次将学术公平问题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推文一经发布,大四学生刘某乔的学术成就便引发广泛关注。刘某乔已发布14篇SCI论文,其中一区论文5篇,二区论文9篇 。
如此耀眼的成绩单,对于一名大四学生来说,堪称“惊艳”,甚至超越了许多高校教师的学术成果,让人惊叹不已。
但随着网友的深扒,诸多疑点逐渐浮出水面。从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自2016年11月8日到2023年6月2日,共有14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中出现了刘某乔的名字。但那时她还只是一名高中生,如此高质量的论文和发明专利,出自高中生之手,实在令人费解。
更引人注目的是刘某乔与刘某华之间的关系。随着重庆大学的公告发布,证实了两人的父女关系。刘某华身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化工学会混合与搅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其研究方向与刘某乔发布的高效搅拌装置、刚柔组合搅拌浆等高度重合。如此一来,刘某乔取得的“辉煌成就”,难免让人怀疑背后存在父亲的助力。
此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许多网友愤怒地指出,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一些网友言辞激烈地表示,这种利用权力和资源为子女谋取学术利益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公平的环境,寒门学子努力攀登学术高峰,却可能因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被轻易挤出赛道。还有网友质疑,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学生的利益,更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
面对汹汹舆情,重庆大学迅速展开调查,并于5月10日发布通报。经调查,刘某华安排女儿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刘某华的论文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问题。
最终,学校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不过,对于这一处理结果,网友们并不完全买账。部分网友认为,仅仅免职不足以起到足够的惩戒作用,应该直接开除,将其从教育界除名,以免日后故态复萌。
还有网友担心,等风声过去,刘某华是否会被调任至其他学院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而刘某乔也仅仅是被取消国家奖学金,没有受到其他实质性的处分。
也有网友关注刘某乔已获得的出国留学资格是否会受到影响,重庆大学对此并未给出明确回应。
重庆大学“刘氏父女学术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信力和纯洁性。如何加强学术监管,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杜绝学术近亲繁殖和学术不端行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关乎学术的健康发展,更关乎每一位学子的公平与未来。您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给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