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民勤六中开展地震及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在面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中的自护、自救意识,增强应急疏散能力,检验校园应急机制的实效性,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第一次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各班教师立即停止教育教学活动,“地震来了,不要慌”,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大家迅速抱头,躲在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用书包或课本保护头部,紧急避险。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梁霞 摄
第二声警报声响起,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弯腰、护头,迅速有序地沿着指定疏散路线撤离到学校操场空旷地带,老师们按照各自职责,在楼梯口进行疏散,检查是否有掉队的同学,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安全。到达安全区域后,集结地负责人迅速统计疏散人员数并上报总指挥。
在完成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后,紧接着消防应急逃生演练开展。演练模拟了学校教学楼发生火灾的场景,警报声再次响彻校园。老师们迅速组织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
消防应急演练 梁霞 摄
演练活动结束后,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就演练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地震局工作人员开展了地震逃生安全教育,系统讲解避险知识,提升大家防震减灾意识与应急疏散能力。消防人员同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围绕火灾危害、校园家庭防火要点、火场逃生自救技巧展开讲解,现场示范灭火器操作并指导师生实践,切实增强师生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这次演练,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过地震和火灾逃生,这次亲身经历,才真正知道了该怎么做,以后遇到真的危险,我相信自己能冷静应对。”民勤六中八年级(8)班学生姚嘉奇告诉记者。
校园安全无小事,防患未然保平安。通过此次演练,不仅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地震、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更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应对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习消防栓使用方法 梁霞 摄
民勤六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崔培祯表示, 将常态化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持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安全知识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不断优化演练方案,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师生们在实战演练中切实提升应急逃生能力。(记者:梁霞)
编辑:李筱
审校:周旦
责任编辑:李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