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传统门把手通常是一个外露的把手,安装在车门的外侧,方便乘客直接握住并拉动车门。而隐藏式门把手在车辆静止时是隐藏的,只有在需要时才会自动弹出或通过触摸等方式打开,具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外观设计。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隐藏式门把手也越来越常见。
近日,魏建军在直播中就隐藏式门把手发表观点,他表示:“我们长城并没被那个隐藏把手带歪,因为隐藏把手有几个不好,一个是重量大,还有一个密封性差,带来了噪音大,还有一个就是它都要用电来驱动,一旦缺电的时候,碰撞的时候它打不开。你看我们有这样的案例了,这也不少,就是电动车。”
魏建军还强调,隐藏式门把手唯一被认可的作用——减少风阻,在实际效果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认为,汽车设计应更加注重易用性和安全性,而非单纯追求美观和科技感。
门把手是汽车零部件之一。它是汽车车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方便乘客开启和关闭车门。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已然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
从产业链角度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上游主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等原材料市场,为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游汽车零部件种类丰富多样,其中发动机组和电子控制系统属于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下游则涵盖了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等,是汽车零部件的最终应用和销售环节。
而国内汽车工业起步较晚,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面临诸多挑战。外资品牌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构建了强大的供应链壁垒。
在原材料方面,虽然国产化程度较高,但在机电类产品领域,技术门槛相对一般,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不过,系统集成件方面,尽管国内企业取得了一定技术突破,但高端市场仍被外资主导,尤其是汽车芯片领域,国产替代水平较低,成为制约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注:评分标准中最高为★★★★★;☆为半星。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国产替代情况来看,目前大多围绕汽车内外饰、汽车玻璃等低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开展国产化替代。像华域汽车、宁波华翔、福耀玻璃等领先企业,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绩。
但要想真正实现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全面国产替代,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还需要在高端核心零部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自2014年起快速增长,并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突破千万辆大关。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增长期将结束,更加趋向于稳健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根据过去几年中国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增长情况,预测2025 - 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5万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肩负着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全面国产替代的重任。只有坚持以安全实用为本的设计理念,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壁垒,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