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企业女高管开着车,拉着丈夫和双胞胎女儿,却因为醉驾出了车祸,他想来的时候,丈夫和两个女儿还在重症监护室,情况不容乐观。本来一家其乐融融,丈夫和她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还都是企业高管,挣钱不少,有房有车,有两个女儿,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醉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者说弄的家庭支离破碎。其实开汽车的危险会增大很多,只不过人们忽略了而已。
相对于走路来说,骑自行车的风险会增大很多;相对于走路和骑自行车来说,开汽车的风险会增大很多。资本投入汽车制造领域,会加大力度做宣传,开展汽车销售活动,还要请很多车模来表演,刺激人们购买的欲望。权力系统会为资本发展保驾护航,会严厉打击非法套用车牌的人,会打击偷盗车辆的行为,同时大力发展保险行业,降低汽车的价格,最终会诱导很多人购买汽车。不但城市里的人家家都有汽车,而且很多农村人都购买了汽车,以为开着小汽车就进入了现代化的生活,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即便实现了村村通的公路,实现了每家都有小汽车的梦想,开汽车仍然不是最安全的。只是走很短的路程,走路比骑自行车要方便。道路长一些,骑自行车比走路要方便。道路再长一些,开汽车比骑自行车要方便。但很多人买了汽车之后,即便走很短的路,也要开着汽车去,只当练一练车技,就可以熟练掌握“车性”了,但并不能保证开车的时候安全无忧,也不能保证常年开汽车,不出一次车祸。因为很多人都在开汽车,你不违规,并不代表别人不违规;你不撞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会撞你。有开车的女司机把车开到了河里,有开车的女司机把车开到了树上,开到了房上,开到了沟里,甚至直接撞到了人家的院子里。当然也有男司机干过这样的事,但女司机出事的比较多。这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女人开车似乎比较感性,一旦遭遇复杂的路口或者心情不好,就容易影响开车的技术。
资本扩大了宣传,让人们接受汽车,还让人们认为购买了小汽车就等于进入了现代化的生活,起码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人们买了汽车之后就会买保险,即便撞了人也不用自己负责,尤其是购买全险的汽车,撞了人之后由保险公司赔付,开车人几乎不用赔钱。倘若自己开车撞了大树或者翻到了路边,保险公司也会赔钱,甚至会报销医药费。车被偷了以后,只要报警,警察就能找到汽车,或者保险公司做出赔付。汽车本身价格不高,很多人都能买得起,而且加油也比较方便,充电也很方便。如此便捷的条件,刺激很多人购买汽车,但资本并没有告诉人们开汽车的危险。即便人们明明知道开汽车有危险,也仍然会购买汽车,在路上狂奔。买汽车是一种消费,开汽车是一种体验,并不能完全等同。买得起汽车并不代表能经常开,也不代表开汽车就一定是安全的,但人们往往把这些因素等同起来,认为买得起汽车就证明自己有钱了,身份地位比较高了,生活质量提升了,而且开汽车一定是安全的。其实人们只不过被资本愚弄了而已,即便人们看到了车祸现场,也不会认为自己开车就一定会出车祸,而是认为车祸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无关,似乎好运完全围绕着自己。
有人迷信,在车轮或方向盘上绑上红布条,有的在车内挂上佛像,放上一些“开过光”的东西,算是辟邪。有人买二手汽车从来不买出过事故的车,认为出过事故的车不干净,甚至还会出事故,所以不能买。有人买了汽车之后,对着汽车烧香磕头,还要给汽车贴上红条幅,要让汽车出入平安,或者说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开车,不要出车祸。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很多买汽车的人都迷信,迷信的根源是他们无法把握开汽车的情况。就好像贪官污吏经常求神拜佛一样,好像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财产,随时都有可能被发现。开汽车的人迷信是因为他们无法把握自己开汽车的技术,也无法把握一些路况。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深挖心理根源,认识到开汽车的危险性呢?因为他们都想花钱买汽车,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同时又要开汽车出入平安。资本故意屏蔽了一些车祸信息,甚至根本不在媒体上播放,最终掩盖了车祸的事实,因为处理车祸的方式比较简单,赔付也比较方便了,就没必要在报刊上讨论了。
不讨论,并不是没有,而是普遍存在,甚至每天都有。报刊发布的大多数新闻,具有新鲜的素材,而车祸已经算是旧闻了,不算新闻,即便撞死了好几个人,也不算新闻,不会在报刊上报道。倘若人们家庭和睦,有存款,有房子,而且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吃喝不愁,就最好不要买汽车,以免在瞬间酿成悲剧。媒体上只是宣传醉驾造成的恶劣影响,可能让一个美满的家庭瞬间破碎,也可能让一个成功人士瞬间驾鹤西游,让妙龄少女香消玉殒,让一座建筑物瞬间倒塌。有人开着汽车直接撞破了人家的屋门,撞破了人家的墙面,开到人家的屋里去,把屋里吃饭的人给撞死了,开车人也受了重伤。在屋里吃饭的人从来不会想到“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开车人也从来不会想到开着汽车在路上跑,会开到人家的屋里去。还有一家四口去春游,开着汽车路过水库,不小心掉到水库里,而当时正在下雨,没人知道,当人们发现的时候,一家人全都淹死在汽车里。倘若一家四口走着去旅游,或者骑着自行车去旅游,就不会遭此劫难。即便一两个人死了,其他人还可以逃生,人比较分散,不像一家人坐在汽车里那样封闭。
倘若那个企业女高管不醉驾,就不会出现家庭破碎的悲剧。但这只是媒体的一种宣传,即便企业女高管不醉驾,有时候开车也容易出现车祸,有可能他撞了别人,也有可能别人撞了她,当然也有可能开车跑到水库里,开车跑到人家屋里,开车开到了树上,开车翻了沟等等。开车的风险远比走路和骑自行车要高得多,即便经常开车的老司机,也仍然不能对付复杂的路况,甚至开车的时候打了个盹儿,就出了车祸。当汽车普遍存在的时候,就成了最便捷的杀人利器,甚至有人知道假的车祸,建议杀害别人,却不容易被治罪。开汽车的危险会增大很多,倘若人们能够避免开汽车,避免坐车,就还是尽量避免吧,不要被资本蛊惑,也不要只看到开车的便捷,却看不到开车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