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真假化妆品疑云”揭晓
作者/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编辑/ 孙妍
2024年3·15期间,《IT时报》曾对盒马销售的化妆品进行调查。彼时有大量消费者投诉,在盒马X会员店买到了疑似假货的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记者调查发现,在盒马X会员店销售的该品牌化妆品,价格只有品牌专柜的30%。
尽管随着事件的发酵,盒马按照“退一赔一”甚至“退一赔三”的规则,给部分消费者赔偿,但风波的焦点在于,消费者质疑盒马与供应商间合作关系是否合规、供应商入驻审核机制是否合理。调查中,盒马始终并未透露这批产品的供应商细节,并向消费者表示,供应商资质是合格的。
今年4月,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出“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于4月26日在“上海知识产权”官方公众号上正式发布。据知情人向《IT时报》记者透露,其中的第五个案例——“金某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正是去年的盒马真假化妆品案。
公众号所发布的案件详细内容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被告人金某某、李某某、易某某共同经营卿某公司,在明知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化妆品向盒马平台供货的情况下,仍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售价向该公司销售假冒“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化妆品,并由该公司以其关联公司名义转售,并在多地盒马会员店对外销售。
经审计,金某某等人通过卿某公司向该公司销售假冒的“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化妆品金额达人民币320余万元。其中提到的卿某公司,正是《IT时报》在去年报道中提到的一家属地为四川的公司。
最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金某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5万元;被告人易某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被告人李某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5万元。
有专家点评,该案的破获体现了“全链条打击+源头治理”,公安、检察院等多部门协同,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全链条打击,通过提前介入固定电子证据,破解网络犯罪取证难题。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上海市知识产权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