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日本爆出一则令人震惊的丑闻:一名25岁的皇室侍从,竟然从天皇一家的“私房钱”——内廷费中,偷走了360万日元(约16万元人民币)。

这笔钱,是天皇、皇后及爱子内亲王等皇室成员的日常生活开支,涵盖从柴米油盐到宫中祭祀的各种费用。案发后,这名侍从被立即开除,并被移交皇宫警察刑事起诉,而他的上司因管理不善也被减薪处分。

这名侍从是如何从天皇家偷钱的呢?

天皇家的“内廷费”通常以现金形式存放在皇宫内的保险柜里,由侍从负责管理。今年1月,负责监督内廷费的40多岁上司在对账时,发现有360万日元去向不明。宫内厅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秘密调查,发现一名年轻的皇室侍从趁自己值夜班,周围没人时,偷偷地打开保险箱偷钱,每次少者拿3万日元,多时拿十几万日元。

3月底,这名侍从最后一次偷窃3万日元(约1500元人民币)时被当场抓住,随后承认了全部罪行。令人咋舌的是,这名侍从早已摸透了上司疏于对账的资金管理漏洞,从2023年11月开始下手,一直未被发现。


日本皇宫内天皇一家的住所

一个本应以侍奉皇室为荣的年轻人,为何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更令人费解的是,宫内厅这样一个承载皇室信任的机构,怎么会让这样的“内鬼”混入其中?

日本周刊杂志的报道说,这名侍从在宫内厅中的职位是“内舍人”,专门负责天皇一家各种活动的随身服务。从迄今为止宫内厅公开发表的天皇公务活动照片中,多次出现这名侍从站在天皇身边的身影,其中包括在天皇举行传统祭祀活动中,为天皇举灯引路。天皇一家去那须高原行宫度假时,这名侍从还有跟爱子公主一起玩烟火的照片。

可以说,这名侍从是天皇一家非常信任的“贴身管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胆敢把手伸向天皇的“钱包”呢?

家住在东京郊外的这名侍从的奶奶在接受周刊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听到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孙子平时真的很老实,从小很听话,也没有女朋友,平时就是喜欢追星,尤其是喜欢少女演唱组“乃木坂”。

但是,老奶奶也透露说,孙子曾经跟她说,有350万日元的借债,抱怨“工作稳定但工资太低”。

为皇室服务的宫内厅虽被视为“白色职场”(工作稳定、压力较小),但薪资水平并不高。这名25岁的侍从属于非精英国家公务员,年薪约300万日元(约15万元人民币),远低于日本高薪行业的标准,东京的高物价可能让这名侍从的生活捉襟见肘。


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宫内厅

但是,日本舆论认为,这名深受天皇一家信赖的年轻侍从,敢于伸手偷天皇家的钱,更深层的原因,或许与他对皇室的“敬畏感”缺失有关。过去,宫内厅职员多以侍奉皇室为终身使命,工作中充满自豪感与责任感。园游会上,他们挺拔的站姿、严谨的态度,无不透露出对皇室的忠诚。然而,时代变了。一些年轻职员,像这名年轻侍从这样,可能只是把皇室服务工作当作一份“铁饭碗”,缺乏对皇室的文化认同。

日本天皇一家私人使用的钱称作“内廷费”,均来自于国库支出,也就是说,来自于国民缴纳的税金。一年是多少呢?是3亿2400万日元(约1613万元人民币),用于天皇、皇后、爱子内亲王及上皇夫妇(平成天皇夫妇)的日常开销,包括生活费、私人雇员薪资、宫中祭祀费用,甚至灾害慰问金等。虽然总额看似庞大,但开支项目繁多,天皇一家能自由支配的部分其实相当有限。据悉,爱子公主已经四年没有买新首饰,甚至穿妈妈以前的衣服参加公务活动,平时穿的衣服还是从优衣库买来的。


德仁天皇、雅子皇后与爱子公主

这起丑闻对宫内厅的冲击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暴露了内部管理的混乱。内廷费作为天皇一家的私人资金,理应受到最严格的保护,但金库管理形同虚设,账务核查形同儿戏。这种疏漏不仅让这名年轻的侍从有机可乘,也动摇了公众对宫内厅的信任。

其次,事件对皇室形象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天皇一家近年来以亲民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战后80周年祈祷纪念,还是大阪万博、灾区慰问,德仁天皇与雅子皇后始终奔波在第一线,爱子内亲王也以勤勉的工作态度赢得好评。然而,侍从的窃盗行为,仿佛在皇室的光环下投下一道阴影。据宫内厅人士透露,雅子皇后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没有想到自己的家里会出现“内鬼”。

偷天皇的钱——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的事情,终于在现代日本社会发生了。宫内厅长官西村泰彦在声明中痛心疾首:“宫内厅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这是身为国家公职人员、皇室侍奉者绝不该有的行为,令人遗憾至极。”

这起窃盗案,既是宫内厅的一次管理失误,也是日本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皇室作为日本的象征,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重量,但其侍奉者却不再是过去那种“以忠诚为荣”的群体。这名侍从的“背叛”,不仅是对天皇钱包的侵犯,更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次冲击。或许,这也是日本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交汇处,必须面对的阵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