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终于能双休了!”“作业写不完的苦日子要结束了?”近日,湖北恩施州出台的“减负十一条”政策引发全网热议,尤其是“高中一、二年级实行周末双休”的条款,被网友称为“最解压新规”。从严控作业到保障睡眠,从书包减重到整治家长任务,这份文件直击教育痛点,迅速登上热搜,家长群、朋友圈集体刷屏:“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一、高中生周末双休落地:从“卷”到“休”,家长直呼“喘口气”
此次政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明确要求高中一、二年级每周双休,高三年级也需保证每周至少1天休息。此前,多地高中生长期面临“单休”甚至“月假”模式,周末变“补课周”成常态。而恩施州这一举措,直接打破“内卷”循环,让学生和家长看到曙光。
政策亮点:
- 周末回归家庭: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发展兴趣、调整身心,家长也能减少“周末赶辅导班”的疲惫。
- 睡眠保障升级:高中生就寝不晚于22:30,每日睡眠不少于8小时,告别“熬夜刷题”的恶性竞争。
教育专家指出:“周末双休不仅是时间调整,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高中阶段更需要科学规划,而非透支健康。”
二、减负十一条“组合拳”:从作业到书包,全维度“松绑”
除高中双休外,政策还推出多项硬核措施,直击家长和学生痛点:
- 作业“限时令”:小学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中高年级作业时长严控40分钟/天,初中不超过60分钟,超时作业可“拒写”。
- 书包“瘦身”:小学低年级周二至周四不背书包上下学,学校提供储物柜,家长感叹:“终于不用每天拎着十几斤书回家!”
- 睡眠“保卫战”:小学、初中、高中就寝时间层层加码,午休强制90分钟,禁止挤占体育、美育课。
- 家长“减负包”: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打卡、批改作业,叫停“指尖形式主义”任务(如强制点赞、下载APP)。
家长真实反馈:
- “以前每天盯作业到11点,现在孩子自己在校完成,我终于能早睡了!”
- “再也不用为了打印作业跑遍全城打印店,更不用替孩子做手抄报!”
三、课后服务“去商业化”:禁止补课刷题,回归素质培养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政策明确:课后服务不得上新课、集体补课或“刷题备考”,转而聚焦文体活动、劳动实践、非遗课程等。同时,严禁学校以托管名义收费,禁止占用周末托管。
学生受益点:
- 体育课从“一周1节”升级为小学初中“每天1节”,每天运动2小时;
- 美术、音乐课不再“边缘化”,高中生每周也能上1节艺术课。
网友调侃:“终于不用‘体育老师请假’,孩子能边学边玩了!”
四、教育评价转向:拒绝“唯分数论”,给学校松绑
政策强调“严禁升学率与评优挂钩”“禁止炒作中高考状元”,将作业减负、课后服务等纳入考核,倒逼学校从“分数竞赛”转向全面发展。
教育局长发声:
“减负不是躺平,而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恩施要打造‘轻松学习+多元成长’的教育生态。”
五、争议与期待:执行落地是关键
尽管政策赢得一片叫好,仍有家长担忧:“双休会不会导致成绩下滑?”“教辅材料如何监管?”对此,恩施州明确将开展明察暗访,对违规学校约谈通报,并设立监督电话畅通反馈。
教育学者建议:“减负需家校协同,家长应转变‘抢跑’思维,给孩子试错与成长的空间。”
结语
恩施“减负十一条”的出台,不仅是一次教育政策的调整,更是对“剧场效应”式教育的破局尝试。高中双休、作业限时、家长减负……这些“硬核条款”能否真正落地?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希望这次不是‘一阵风’,而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
如果你也支持科学减负,转发为孩子发声!
(本文综合恩施州政府文件及公开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