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春耕节再现万人空巷盛况。



5月9日曼谷皇家田广场挤满捡稻种民众,有人为抢吉祥稻种摔倒受伤。这场延续千年的仪式暴露了现代农业困境。

王室主持的春耕大典今年格外隆重。哇集拉隆功国王罕见连续两天出席仪式,农业部长亲自扮"主犁官"驱牛犁地。现场撒出的圣稻种三分钟内被抢光,有农民凌晨三点就来蹲守。



反常的是今年稻种数量比去年减少30%。农业部分发记录显示,2024年发放稻种500公斤,今年仅350公斤。

官方解释称精选良种需要时间,但农民发现部分稻种存在霉变现象。



抢种乱象背后是泰国水稻连续两年减产。2024年干旱导致稻米产量下降12%,今年雨季推迟又让春播受阻。许多农民把王室稻种当救命稻草,有人打算直接播种而非留作吉祥物。

农业专家指出仪式与现实严重脱节。传统占卜预测的"多雨年景"与气象局干旱预警矛盾,现场使用的镀金犁具与现代农机形成荒诞对比。更讽刺的是,主礼官员巴勇常次去年刚被曝贪污农机采购款。



稻种争夺战折射出深层矛盾。

年轻农民质疑这种"表演式农耕"的实际意义,而老一辈仍坚信王室仪式能带来丰收。社交媒体上#假稻种话题阅读量突破百万,有人晒出霉变稻种质问农业部。数据显示泰国农业人口十年间减少23%。



大量弃农转行的群体,正是春耕节最积极的围观者。这种集体怀旧情绪让经济学家担忧,可能掩盖真正的产业转型需求。王室仪式使用的稻种每粒成本高达50泰铢。

这笔开支足够购买三吨普通稻种,农业部拒绝公布具体预算。



更值得玩味的是,今年观礼嘉宾里出现了多家转基因种子公司代表。

"捡稻种不如学技术"成为新农人共识。但农业培训项目覆盖率不足5%,多数农民仍依赖传统经验。

有村民把抢到的稻种供在佛龛前,转头却用网贷购买高价化肥。

这场狂欢式的农耕仪式留下诸多疑问。

当最后一粒稻种被捡走,皇家田广场留下满地鞋子和碎布。或许正如那具被供起来生锈的圣犁,泰国的农耕文明正站在现代化十字路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