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3年8月11日,河南县域经济网报道,在河南省西峡县的五里桥镇稻田村,水稻种植基地种植着一片片的水稻,让“稻田村”这个名字变得名副其实。

五里桥镇本来是非常有名的水稻之乡,这里的种植的大米也非常受欢迎,品质很好,老一辈的人都是种这种大米,维持生计。



然而随着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这里的土地渐渐变得无人耕种,水稻一望无际的景象不复从前。

而现在这里,在众人的努力之下,重新种满了水稻,不仅又让这些土地“活”了过来,也拯救了一个差点就绝种的珍贵水稻品种。

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水稻呢?它曾经又是因为差点绝种呢?



«【·濒危的“九月寒”·】»

“九月寒”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水稻品种,它曾经在河南的南阳盆地被广泛种植,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一代人,是西峡县当之无愧的当家水稻品种。

南阳盆地因为悠久的水稻文化和种植历史,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这里从西汉末就广泛种植水稻,更是出过很多远近闻名的稻米品种。



1939年,这里从浙江引进了一种新的水稻品种,叫做浙大3号,当时它的产量也要比其他的水稻更高,且米粒质量更好,十分细白,做出来的饭清香无比,很受欢迎。

于是引种之后就被广泛种植,而当地人也给它起了个新的名字,叫做“九月寒”,因为这种水稻的成熟期在农历九月而得名。



因此在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九月寒”在河南都有着相当可观的种植面积,成为了当地人心中品质好,产量高的好大米。

“九月寒”和大多数北方水稻一样,也属于粳稻,每一串稻穗上大约有170粒到200粒稻米,亩产量在三四百公斤。



这一品种的优势在于抽穗比较集中,水稻灌浆的速度也比较快,秕谷率低,空壳的比较少,出米率比较高。

但是这一品种的水稻植株高度在1.2米到1.5米之间,并且稻穗的穗形比较松散,长度在24厘米左右,相比于其他的水稻植株比较高,生长容易发生倒伏。



而且“九月寒”水稻的生育期比较长,在180天左右,但是它的耐寒性比较强,能够在冷空气来临的时候保证产量,这也是它得名“九月寒”的原因之一。

“九月寒”自身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样它也具有劣势,于是在一些高品质的水稻品种被引进的时候,它的种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持续上升,于是就引进和改良了一些国外高产、抗逆的优质品种。

而这些品种的引进对中国本土的一些水稻品种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高产稻米品种由于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逐渐取代了产量相对较低、适应性较强但经济效益有限的地方品种,导致许多本土品种在农田中被淘汰。

地方稻种往往由农户自行留种、繁殖和改良,它们逐渐不被种植之后,种子的数量也会急剧下降,可能只有少部分会保留在少数科研机构或农户手中,处于濒危甚至灭绝的边缘。



而“九月寒”这样一种对当地百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水稻,它的命运十分坎坷,差点就绝种了。

它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缩小,在1979年之后几乎就已经无人种植了,想找到一粒种子都不知道该从哪里找起。



«—【·123粒种子·】—»

2023年3月份,河南省南阳市的相关部门才几经辗转,终于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水稻库中找回了这一珍贵的水稻品种的种子,但也仅仅只有123粒。

这123粒种子成了“九月寒”水稻的希望,但是这些种子已经被尘封在资源库中很长一段时间,至于它们的活性如何没有人敢保证。



在将种子种下去之后,只长出了30株水稻苗,这些稻苗被照顾得很高,并且即将成熟,根据它以往的产量,专家估算这30株水稻大约能收获1.5斤的稻谷。



在收获这批稻谷之后,专家还表示将在冬春交替之际,将种子送往海南进行加代繁育,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足够数量的种子。

2024年6月6日,大河网报道,“九月寒”在海南繁殖之后收获了350多斤的种子。



之后南阳市还专门建立了种植基地,打算种植120亩“九月寒”水稻,并且不光是要保住这一珍贵水稻老品种,还要继续研究开发出新品种,突出它的优势,让“九月寒”重新端上人们的餐桌。

地方品种通常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九月寒”水稻品种本身具有其他品种所不能替代的优势,是十分宝贵的种质资源。



而且许多本土稻米品种不仅仅是粮食作物,也是地方农耕文化和传统知识的重要载体。

随着地方稻种的衰退,相关的种植技术、收储方式、饮食习惯等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失传,造成文化多样性的损失。



保护水稻老品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联到生态安全、文化传承与未来育种创新。

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这些珍贵作物种子的重要性,而很多种子也因为人们的重视而得以保存下来,这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参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拯救濒危种质资源 重塑稻米文化 “九月寒”水稻重现南阳》,2023-9-12
大河网《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丨秋粮新品种 专家忙布局》,2024-6-6
河南县域经济网《稻田村又见“九月寒”》,2023-8-1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