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梁罗茜 记者 于露)日前,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曲梦戏中人”戏剧文化节在仙林校区藜照湖畔落幕。这场以《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为灵感的文化盛宴,通过深度互动设计、跨文化艺术融合与青年共创表达,呈现出一场打破时空、连接中西、充满青春能量的校园文化盛宴,吸引逾千名师生参与。


本届文化节以“戏剧游戏世界观+模块化体验任务+沉浸式剧情”三重结构,颠覆传统戏剧节框架,构建起覆盖整个活动区域的互动主线。在这场被称为“时空裂隙修复计划”的文化冒险中,观众手持“双梦通行证”,真正“进入了故事”。

有人俯身破解石阶上的昆曲密码,有人被精灵NPC拽进树丛调解仙王夫妇争吵,更有戏魂上头的玩家在“记忆碎片”环节即兴唱起“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通过“双梦通行证”集章机制、多条剧情任务点、NPC角色互动,参与者被自然引导至各个空间节点,在探寻线索、完成挑战的过程中,感受传统与创意交融的独特魅力。


10个手作与知识体验展台涵盖中医问诊、古法香囊制作、精灵剪影绘制、金箔拼贴等内容,构成了一场融合视觉、听觉、嗅觉等多重感官元素的“漫游盛宴”。

从对话到解谜、从实景演出到感官体验,戏剧文化节不仅是展演的舞台,更是“玩进去”“留得下”“带得走”的文化奇境。在这里,每个参与者都在用自己的脚步上演“一出好戏”,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达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


以汤显祖《牡丹亭》和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为源头,“曲梦戏中人”戏剧节展开了一场穿越语言与文化边界的深度对话。

活动场地以南大中式园林为基础,辅以自然绿植与帐幔布景,重塑“亭台楼阁”与“魔法森林”的双重叙事空间。五场实景演出轮番上演,从沉浸式剧情朗诵,到灵动精灵与唯美花神的巡游演出;从昆曲研习社倾情演绎的《游园·惊梦》,到莎剧爱好者带来的戏剧新编,以情动人、以艺交心。


在本次活动中,玩家们既是“观众”,更是具备能动性的“共创者”,“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讲一段经典”“第一次在解谜中理解杜丽娘的情感冲突”。

据了解,“曲梦戏中人”南京大学戏剧文化节是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理解的真实展现。从《牡丹亭》到《仲夏夜之梦》,青年学子以创意和热情修复了“时空裂隙”,在这场文化节中完成了一次对“爱与人性”的青春回答。

(通讯员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