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是自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后,再次恢复军衔制度之年。
全军被授予将星有,1375人,其中17位上将,146位中将,1212位少将。
这次授予中将和少将当中,职务跨度大。也就是说同军衔,职务差距大。中将里最高职务大军区司令、政委,最低职务正军职;少将中最高职务是大军区正职,最低职务是正师职。
有些将领按照入伍年限的资历和职务,不够授予将星,但因为一项特殊加分项,被破格授予将军。根据周美华将军回忆:每个大军区、军种可以上报一位成绩突出或者有特殊功勋的干部,被提拔为少将。
海军当中,身为南海舰队榆林基地参谋长陈伟文被破格提拔。
根据要求,1953年以前入伍的干部,现任职务是军职干部,才能被授予将星,否则就是大校。
陈伟文在57年参军,比规定时间晚3年,从常规情况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可他在1988年的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中,取得击沉敌人一艘舰船,维护祖国领土、领海不受侵犯。
陈伟文是一位知识分子,参军入伍前考试武汉大学,因国防建设需要,投身海军事业,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南海舰队榆林海军基地。
当时,海军有三大舰队,分别是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舰队,级别都是兵团级。下辖基地一般是正军级单位。
从1961年到基地工作后,在长达27年的工作履历中,从航海长一路提拔为副舰长、舰长,大队副参谋长、训练科长;在1974年和1979年时,有过海上实战经历。后调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工作7年,是一位军事经验和理论水平都丰富的指挥员。
1987年,上级再次调他到榆林基地担任参谋长,相当于军参谋长。
当年,海军在南沙赤瓜礁海域进行相关考察,被越方多次非法干扰。上级调三支编队,由组成海上指挥机构,由陈伟文指挥。
从1988年3月14日的“对峙”,到剑拔弩张,敌人开始挑衅。我方将敌人的旗帜折断,敌人拿枪指着我方人员,在争夺中敌人开出第一枪,礁上海军士兵立刻还击,战斗打响。
随后,双方舰队开始互射,陈伟文根据情况下令,击沉对方604船。10分钟不到,将敌人舰船击沉,取得压倒性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规模不算大,但取得战果不小,敌人重伤1艘,击沉2艘。
战斗打赢了,却没有应该有的掌声,反而是尴尬,有人对他指挥不满,还对这次海战进行一番调查,他的处境不是英雄归来,而是尴尬至极。15天后,中央对参加88海战部队进行嘉奖,各方面贺电如雪花飞舞。
几个月后,军衔制度再次恢复时,在全军评定军衔时,他作为副军级干部,按照入伍时间是不合要求,只能授予大校。可上级还出一个规定,副军职干部工作成绩显著或有特殊贡献的,由军委提名,大军区讨论,每个大军区、军种可以破格提拔一名授予少将。
他在当年海战中取得胜利,符合这方面条件,因此被破格授予少将。兰州军区周美华,沈阳军区吴长富等都是破格晋升。
按说陈伟文是科班出身,参加过多次海战,应该在海军当中被提拔重用,可最后调离一线。到广州舰艇学院担任任副院长,199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