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构树皮纸浆遇上红色木版水印,千年非遗技艺与革命历史记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近日,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将“古法造纸”非遗课堂搬进周公馆,在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场馆里,80余名市民通过沉浸式体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现场市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拓印创作

活动以“纸艺述党史”为核心创意,以视频形式介绍了古法造纸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以及独特魅力。随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体验古法拓印工艺。随着构树皮纸在雕版上轻轻拓压,青砖红瓦的周公馆轮廓渐渐浮现,引得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妈妈快看,周爷爷的办公室‘长’在纸上了!”参与制作的孩子举着刚完成的作品兴奋不已。她的父亲告诉记者,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孩子直观理解历史:“生动的视频和现场老师详细讲解,让孩子在课本上学的历史知识跃然眼前。”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除了展示和体验,凌云街道社区学校还带来了众多别具匠心的展品:印有周公馆图案的纸艺手工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光影交错间诉说着历史的故事;版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周公馆风貌,生动展现红色建筑的独特韵味;册页记录着往昔岁月,多层纸艺作品则凭借精巧的结构与创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现场参与者在体验后感慨:“从树皮到纸张要历经72道工序,这种匠人精神与革命先辈的坚持一脉相承。这些承载着红色印记的作品,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体现,更成为了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


现场展示纸艺手工灯、版画、册页等作品

此次活动不仅让古法造纸这一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也为周公馆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碰撞交融,让更多人在感受传统技艺魅力的同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记者:李芊

图片由凌云街道社区学校提供

编辑:孙清渠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