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尤其是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的区域,随之而来的收费问题也层出不穷。最近又有新装备上线了,路边停车收费摄像头,或许以后收费的老大爷要失业了?

马路牙子摄像头已上线

最近有网友发现,自家门口的路边停车位,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装置,安装在马路牙子上。



这款设备的全称是“路边泊位智能设备”,也叫路牙机。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集成了雷达和摄像头的记录模组。



当车辆驶入车位,雷达捕捉,当车辆停稳静止后,摄像头记录车牌号,上传至云平台,开始计费,当车辆离开车位,雷达再次感应,停止计费进行结算,随后车主就能在平台上付费。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人工计费的麻烦,经常还能见到车主和收费员斗智斗勇的场景,如果推广开来,或许收费员这个岗位就要消失了。

无人收费先天缺陷

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减少了人工成本,但大家应该知道,咱们最便宜的就是人,设备反而是贵的。需要维修、养护,算下来可能还是人工便宜点。



再有,这类设备大部分是通过电池供电,续航能力如何,稳定性怎么样,还有待验证。



而对于我们车主来说,毕竟是马路牙子多出来一块,停车的时候如果磕了怎么算?按小编的理解,你这属于是道路附加物,不仅应当自负维修费,车主有损失的还应当赔付。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维权的成本有多高大家心里也清楚。

全国各地都在推广

虽然这种装在马路牙子上的装备是新出来的,但是所谓的智慧停车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大部分都是高位探头。



比如上海部分地区,就实行了智慧道路停车场。通过高位的摄像头,记录车牌号,按停车时长分段计费。



收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收费就能看到马路边上长满了车,说到底还是资源分配问题。

据传,此类停车如果不按时缴纳停车费,可能无法通过年检,甚至可能影响征信。因此反对的声音也不小,道路资源属于全体公民,如何平衡非机动车、行人、机动车,确实是个难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