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明天就是农历四月十三了,这个日子不仅是二十四节气里夏意渐浓的时刻,更是佛教文化中道悟禅师的圆寂日。


道悟禅师少年出家,曾住持径山禅寺,开创了 “即心是佛”“一切现成” 的禅学思想,被尊为径山宗的开山祖师。老辈人常说,在这样的纪念日里,遵循 “吃三样,做二事” 的传统,既能以清净之心缅怀先贤,又能为生活增添吉祥顺遂的意趣。今天就跟着开心一起,把这些充满智慧的习俗传承起来吧。

吃三样:以素心敬先贤,用美食养身心

道悟禅师的禅学思想倡导 “一切现成”,主张在生活中体悟本心。农历四月十三这天,民间传统讲究用三道精致素斋致敬禅师,既暗合 “清净自在” 的禅意,又能让身心在清淡饮食中得到滋养。


1. 素宫保鸡丁:鲍菇生香,仿荤亦真

杏鲍菇堪称素食界的 “百变皇后”,肉质肥厚有嚼劲,蒸制后吸味能力极强,用来模仿鸡丁的口感再合适不过。这道菜咸香微辣,花生的香脆与鲍菇的软嫩相得益彰,哪怕是无肉不欢的人也会忍不住多夹几筷子。


食材准备:杏鲍菇 2 根、熟花生 50 克、红椒 1 个、大葱半根、蒜 3 瓣、花椒 1 小把、干辣椒 5 根

调味汁:生抽 2 勺、老抽半勺、香醋 1 勺、白糖半勺、盐少许、淀粉 1 勺、清水 2 勺

制作步骤

① 杏鲍菇洗净后整根上锅蒸 10 分钟,放凉后切成 1 厘米见方的小丁,用厨房纸轻轻挤去水分,加少许盐和 1 勺淀粉抓匀,让鲍菇丁表面裹上一层薄薄的 “保护衣”;

② 红椒切丁,大葱切小段,蒜剁成末。取一只小碗,把所有调味汁材料混合搅匀备用;

③ 热锅冷油,放入花生米小火炸至金黄捞出,再将鲍菇丁放入锅中煎炒至表面微微焦黄,盛出备用;

④ 另起一锅,放少许油,先下花椒炸出香味后捞出,再放入干辣椒、蒜末、葱段爆香,接着倒入红椒丁翻炒几下,最后放入鲍菇丁和调味汁,快速翻炒至酱汁浓稠,撒上花生米,滴几滴香油即可出锅。

这道菜看似模仿荤腥,实则暗藏禅机 —— 正如道悟禅师所说 “即心是佛”,食材的本味经过巧妙烹制,也能呈现出超越形式的美味。


2. 素鳝鱼丝:香菇化形,以假乱真

干香菇泡发后,用剪刀沿着边缘转圈剪出细长条,瞬间就变成了 “鳝鱼丝” 的模样。经过油炸和调味,香菇特有的肌理口感与鳝丝极为相似,外焦里嫩,甜咸入味,堪称素菜荤做的经典。


食材准备:干香菇 10 朵、茭白 1 根、生姜 1 小块、蒜 2 瓣

调味料:生抽 1 勺、老抽半勺、香醋半勺、白糖少许、盐适量、淀粉 1 勺、花椒粉少许

制作步骤

① 干香菇用温水泡发后,剪去根部,沿着边缘螺旋状剪出 2 寸长的细条,尽量保持粗细均匀;茭白去皮后切成细丝,生姜、蒜切成丝备用;

② 锅中烧开水,放入香菇条焯烫 1 分钟捞出,挤干水分后加少许淀粉抓匀,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微脆,捞出沥油;

③ 另起锅放少许油,爆香姜丝、蒜丝,先放入茭白丝翻炒至半透明,再加入香菇丝,依次调入生抽、老抽、白糖、盐,沿锅边淋少许清水,焖煮 2 分钟让味道融合;

④ 最后勾入薄芡,撒上少许花椒粉,翻炒均匀后即可装盘。

夹一筷子送入口中,香菇的鲜香与调料的复合味在舌尖绽放,不禁让人想起道悟禅师 “一切现成” 的智慧 —— 眼前的食材本是寻常,用心烹制便是妙味。


3. 罗汉斋:十八味合,共成一味

罗汉斋又名 “罗汉菜”,取 “十八罗汉齐聚” 之意,汇聚多种新鲜素食食材,象征着包容与圆满。这道菜讲究食材多样但不杂乱,口感丰富却又和谐,正如禅宗倡导的 “万法归一”。


食材准备:腐竹 50 克、干木耳 10 克、荷兰豆 8 片、胡萝卜半根、冬笋 1 小段、口蘑 4 个、生姜 2 片

调味料:生抽 1 勺、素蚝油 1 勺、酱油半勺、白糖少许、盐适量、淀粉 1 勺、清水半碗

制作步骤

① 腐竹用温水泡发后切成段,木耳泡发后去蒂,荷兰豆撕去筋膜,胡萝卜切菱形片,冬笋去皮后切片,口蘑切片备用;

② 锅中烧开水,先放入腐竹、木耳煮 2 分钟,再加入荷兰豆、胡萝卜、冬笋焯烫至断生,捞出过凉水后沥干;

③ 热锅冷油,爆香姜片,放入口蘑片大火翻炒至出水变软,再倒入所有焯过水的食材,轻轻翻炒均匀;

④ 把生抽、素蚝油、酱油、白糖、盐、淀粉和清水调成料汁,倒入锅中,小火煮至汤汁浓稠,即可关火装盘。

这道色彩斑斓的罗汉斋端上桌,仿佛能感受到禅堂里众僧共餐的宁静氛围,每一种食材的本味相互映衬,正如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汇聚成幸福的滋味。

做二事:缅怀禅道大师,在烟火中悟初心

道悟禅师圆寂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三,各地禅寺尤其是他曾住持的径山禅寺,都会举行纪念法会,缅怀这位 “近代禅宗大匠”。作为普通人,我们虽不必拘泥于宗教仪式,但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式,在生活中传承他的智慧:


1. 静心品茗悟 “即心是佛”

道悟禅师主张 “即心是佛”,认为本心清净即是佛性。不妨在这一天烧一壶清泉,泡一杯香茶,坐在窗前静静品饮。喝茶时放下手机,专注于茶汤的香气、入口的滋味、温热的触感,感受当下的每一个细微体验。就像禅师所说 “平常心是道”,生活中的一饮一啄,皆可成为照见本心的镜子。


2. 整理内务传 “一切现成”

禅师的 “一切现成” 告诉我们,美好就在眼前,无需外求。趁着春日暖阳,对家中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整理衣物、书籍、杂物,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清扫不仅能去除灰尘和污垢,更能扫除心中的杂念和烦恼,让身心都感受到清爽与轻松。同时,整理内务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有序的环境,我们能更好地规划生活,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当桌面变得清爽,心也会跟着敞亮起来,这便是 “一切现成” 的生活实践。

习俗里的生活哲学:在传承中遇见美好

农历四月十三的 “吃三样,做二事”,看似是对传统习俗的遵循,实则是在快节奏生活中为自己留一段慢时光:用素食调整饮食,以缅怀滋养心灵。道悟禅师的思想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告诉我们 —— 幸福不必外求,美好就在眼前的一蔬一饭、一举一动中。

当我们用心烹制素斋时,是在以感恩之心对待食材;当我们静心缅怀先贤时,是在以谦卑之态连接传统。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生活的仪式感与幸福感。正如禅师所说 “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终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真正的智慧,就藏在对当下生活的珍视里。

亲爱的宝子们,明天不妨跟着这些习俗动起来:为自己做一顿清净素餐,为心灵留一刻宁静时光。让我们在缅怀道悟禅师的同时,也学会在平凡日子里发现美好,用一颗平常心迎接生活的种种馈赠。

点个关注,生活百科看不完。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