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若静)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汇聚人道力量关爱生命健康”——纪念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庆成宫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活动上获悉,目前,本市开展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累计完成取证培训91.6万人次,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16.69万人,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737例。

活动上,与会领导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代表颁发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章和荣誉证书,为在第八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和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北京代表队参赛队员颁奖。为8名运用应急救护技能挽救群众生命的“最美救护员”代表颁发奖牌,他们有的是地铁工作人员,有的是高校学生,也有奋战在一线的快递小哥。

“每到过年,我都会收到来自急救过的乘客和家属的祝福信息。”金晨是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西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曾先后两次使用AED(自动除颤仪)抢出“黄金4分钟”,挽救了乘客的生命。

活动中,红十字青少年进行了急救技能展示,他们将专业的急救知识编排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应急救护技能操,未来将在更多的学校普及推广;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度“博爱在京城”公益项目,12家爱心企业现场进行了捐赠;“北京榜样·博爱之星”选树宣传活动也同步启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薛凯讲述了捐献者小玥诗的故事,她去世后捐献的器官挽救了5位患者的生命,同时让两名双目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活动现场还以红十字文化市集的形式展示红十字救援队伍及装备力量、应急救护培训体验、“三献”科普宣传、义诊义卖及红十字与中轴线申遗等内容。260名红十字青少年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体验学习创伤包扎、心肺复苏、“三献”知识等。无人照明机、国内最轻便的卫星中继设备、大数据可视化救援云平台等红十字救援“黑科技”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近年来,本市大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和急救知识普及,首都市民社会急救知识普及率逐年增长。据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红十字系统开展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等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累计完成取证培训91.6万人次。

依法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截至目前,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16.69万人,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737例。器官意愿登记累计19.04万人,器官捐献累计3872人。遗体志愿登记累计3.17万人,遗体捐献累计5302人。

摄影/本报记者魏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