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李长需

江西洪门水库的水面上,最近炸出了一颗“深水炸弹”。一家“出生”才6天的公司,竟然把这座江西省第三大水库20年的“身家”揣进了口袋。

极目新闻记者查询发现,4月30日,南城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抚州市生态资产交易网发布了《南城县境内洪门水库水面20年期承包经营权拍卖成交公示》。该县境内洪门水库水面20年期承包经营权,被江西黎河鲢语智慧农业产业有限公司,以每年1300万元的价格拍得。令人惊讶的是该公司核准成立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距其一举拍得洪门水库经营权仅6天,注册资本1500万元,且是“认缴”状态。


(图源:极目新闻)

南城县农业农村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请了第三方拍卖公司组织竞拍,拍租工作是依法进行的”。

按照竞拍规则,涉事企业虽为“认缴”状态,成立也仅有6天时间,但只要按规定缴纳了保证金,同时又满足其它竞买条件,拍得洪门水库水面20年期承包经营权,确实在程序上“合法合规”。

但公共资源交易,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稍微不慎将会产生重大公共影响。因而,程序合法只是底线要求,实质正义才是其分配的核心准则。

抛开“量身定做”的嫌疑不说,最令公众担心的是中标公司以“小蛇吞大象”的方式,获得水库20年的经营权,它有没有能力吞得下“大象”?南城县农业农村局并未对其资质审查的核心问题给出回应,比如如何评估一家新设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能力及履约可靠性,也未公开评判标准;更未对企业后续如果因经营不善该如何追责等做出回应。此类关键信息的缺失,使得“程序合法”的“口号”显得略显单薄,恐怕难以平息更多的联想和猜忌。


(图源:极目新闻)

此外,根据《拍卖公告》,竞买人拍卖成交后,应将洪门水库水产增养殖与洪门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开发项目相融合,针对洪门湖旅游项目,自竞得之日起一年内,向洪门湖旅游项目投资不少于一个亿,用于建设与旅游配套相应的精品酒店、康养民宿、水上运动中心等。

按照这个要求,可以算一笔账,企业拍得经营权后,在20年间,实际上需要投入3.6亿元(含承包费及旅游投入)。仅就第一年,就要投入1.13亿元以上。而涉事企业注册资本只有1500万元,且采用认缴制的底子,这数亿元它如何敲得动?


(图源:极目新闻)

实际上,旅游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涉事企业要在20年承包期内,收回3.6亿元投资并实现盈利,年均净收益需达1800万元以上,这对新入局者堪称严峻考验。即便旅游设施如期建成,按行业惯例,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回收成本通常需5~8年,这意味着前五年可能持续处于“投入大、产出少”状态,更别说旅游开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将来无力兑现承诺,极有可能引发国有资产闲置或二次转包风险,或中标企业“醉翁之意不在投入”,而只是想“空手套白狼”,通过逐利性捕捉渔业资源,可能导致水库生态环境不可逆损害,最终让整个社会“买单”。

公共资源的处置,并非单纯的市场行为,政府可以把拍卖交给第三方公司,但不能把监管的责任也交出去,而应该承担从规则制定到履约监督的全链条责任。当然,面对公众,不是一句“程序合法”就可以搪塞,更合理更详尽的回应,也是有必要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