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级医院如何在市级强院包围中“夹缝突围”?这家“双一流”高校直属区县医院以国考A+的成绩树立行业标杆。

撰文丨陈朝阳

来源丨县域和基层医声

在全国大多数省会或地市,“人民医院”通常是区域医疗龙头。但在宁波,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亦称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下称“人民医院”)却是一家县区级医院。

作为全国极少数“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的县区级附属医院,人民医院与共和国同龄,是浙江第二家、宁波首家县区级三甲医院,也是全国县区级医院中诸多“首例”的诞生地。

最新公布的公立医院“国考”成绩中,人民医院跻身A+等级,达到了县区级医院序列国考中的最高等级。

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逸坦言,医院长期在特殊生存环境下“应激前行”,一直在“自我施压”。


党委书记张逸

“包围”中的生存竞争

人民医院面对的竞争压力,不用院领导传达,职工在上班途中就能深切地感受到:去往人民医院本部院区(老院区)几乎要途径所有市级医疗机构。

人民医院本部院区位于鄞州区,是宁波老城区的核心地带。随着城市扩展,医院周边星罗棋布着多家市区级医疗机构,患者上门途中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医疗竞争”。

“来我们医院就医的市民,一路上的选择太多了。”在张逸书记的办公室内,透过窗外即可望见林立的市区医院大楼——医院所处的生存压力“一目了然”。

目前,鄞州区GDP已突破3000亿元,作为区属龙头医院,人民医院守土有责,是健康鄞州建设的主力军。专访过程中,张逸书记多次强调,“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是一家‘特殊’的县区级医院。”

以患者需求为“参照系”

“老百姓和医生并不会因为你是县区级医院就降低对医院的需求和要求,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给患者一个来人民医院的“理由”,这是张逸书记和历任人民医院领导必须面对的考题。

从建院初期的15张病床、19名医护人员起步,到三乙、三甲、宁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再到国考A+,人民医院一直在突破自身发展的上限,也成为县区级医院不断打破天花板的“样本”。

谈及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张逸书记如数家珍。他本人2003年入职人民医院,22年时间里,他从普通医生一路成长为掌舵者,也见证了人民医院的蜕变。

人民医院其前身为鄞县县立人民医院,创办于1949年。

20世纪80年代,医院就狠抓经济绩效管理,鼓励多劳多得,一举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

1996年,时任医院领导带回国外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狠抓业务建设,大刀阔斧地培养人才队伍,引进业务骨干,开展肝移植、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骨髓移植、角膜移植等多项尖端医疗技术,开创了宁波医学史上的诸多第一,填补了多项空白,医院跻身浙江省县区级医院“四小龙”。

在“十三五”期间,医院坚持“大综合、强专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培育优势学科群,成功创建“三甲”。

凭借高质量发展,人民医院还全面托管宁波市海曙区人民医院眼科,与鄞州中医院开展战略托管协作,对口帮扶贵州荔波、贵定,新疆库车,延边州和龙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人民医院。


本部全景

2021年6月,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人民医院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是什么?此前并没有太多样本可供参考。

“一直以来,人民医院的目标定位就是患者需求,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是县区级医院而降低发展要求,医院在发展方向上一直以市级医院的要求自我加压,甚至比他们起得更早、行动更快。”

张逸书记用“咬住”来形容这场同城医疗机构之间的发展竞赛,不敢有一丝的“打盹”和“松懈”。

起早抢跑,获得先发优势

人民医院在2001年成为浙江省首批“三乙”医院。

“我们获评“三乙”后,医院一直以‘三甲’标准开展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这个过程很痛苦,不过后来开放三甲评审时,我们轻松通过。”

在张逸书记心中,人民医院能够取得如今的发展成绩离不开头脑清楚、果断抢跑。

2008年,医院引进美国瓦里安公司第二台CLINAC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成为浙江省省内唯一一家拥有两台直线加速器的医院。

2015年5月,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国际医院认证,成为省内首家通过新版国际医院认证的医院,2018年再次通过更为严苛的国际医院最新标准复评。

作为鄞州区医共体牵头单位,人民医院下辖百丈东郊、明楼东胜、邱隘、横溪等11家医共体分院,得益于对社会需求超前洞察并进行专科布局,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社区血液透析和安宁疗护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样板间”。

2023年,曾与人民医院为邻的甬商代表性建筑原甬港饭店旧址改建而成的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建设成为宁波市首家儿童友好医院,鄞州区首家三甲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凭借技术和服务等多元优势,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分娩量“逆势”增长。

“我们把儿科、妇产科资源整合升级为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打造差异化服务,高品质妇儿服务获得患者的认可。”张逸书记认为,县区级医疗机构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空间,除了技术设备领先之外,还需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实现错位发展。

“亦步亦趋跟着市级医院跑,县区级医院难以形成发展优势。”

向研究型医院转型

在2018-2022年期间,人民医院国考连续五年斩获“A等级”评价,稳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20%行列。

人民医院最新国考成绩是“A+”等级,位列全国1588家参评三级综合医院的前10%(A++全国仅16家医院)。

“A+”之后,人民医院如何发展、如何突破,成为张逸书记关心的问题。

如今人民医院面临更大的发展外部压力,除市级医院之外,省级医院等优质资源也在不断下沉,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张逸书记认为,人民医院的明天和未来应该是立足实际,瞄准研究型医院和有温度的人文医院建设。

“医院要突破,关键在科研,医教研协同,科研应该是首当其冲,担负引领的杠杆作用,通过打造科研平台才能留住引优秀人才。”

以人民医院眼科为例,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人民医院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医院多项国家级课题同获立项的历史性新突破。


2024年医院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发展需要有诊疗优势的专科,专科发展离不开学科突围,必须要回归科研提升。”

2025年1月15日,人民医院明湖院区正式运行,医院进入“一院两区”时代。面对数智医疗、多院区精益同质管理、区域医疗格局重塑、医共体提质增效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人民医院仍在自我突破的道路上前行。

走进县域医疗标杆

读到这里,

您是否也对张书记的“科研强院”心向往之?

您是否也在谋划“科研强院”?

诚邀参加5月16日、17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的

由琼海博鳌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

医学界传媒联合主办的

2025中国县域研究型医院发展论坛

暨区县医院科研发展大会

参加本次大会,您不仅能听到

标杆县域医院的“科研强院”秘方

更能找到科研强院之路上的同行者!

大会现开放100个免费参会名额

有意者快点击下图领取门票吧

(数量有限 先到先得)


这是业内聚焦县域医疗机构科研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学术会议,相关专家学者、科研龙头、县域医院负责人将共聚一堂,以“三国”为经纬(国自然、国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交流探讨县域医院发展模式、动态和前景……这场大会,值得所有县区级医院管理者参加!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