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景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埼玉县川口市的某个“团地”(小区)。
这个团地有个特色,住民中有一半是日本人,另一半几乎都是中国人。在那另一半的中国人之中,还以在日本从事IT领域的持“技术·人文·国际业务”签证的人居多,大都是年轻有为适应力极强的单身贵族或年轻夫妇,他们经过在日本的数年磨合和学习,已经完全适应了日本的生活、工作、礼仪等等诸多习惯和规矩。这次,团地的中国人组织了伊豆温泉二日游,有三位日本邻居也一同前往。于是,总计80人两辆大巴浩浩荡荡兴高采烈地奔向伊豆温泉乡。
一路上,让三位日本人惊讶的是,车上的大多数人不知是已经习惯了,还是顾虑到车上包括司机和参加旅行的三位日本人,以及导游共有五位是日本人的原因,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他们交谈时几乎是用的都是日语,而且,一路上也是循规蹈矩,完全与日本人组织的团体旅行一样。相反的,倒是日本人司机的举止与平时有些不一样。比如,在巴士行进中,当一位小孩儿从座椅上下来,由过道后侧走向前方时,突然被司机大声喝止,接着又用一半以上人都能听得到的声音嘟哝道,小孩子在行驶中的巴士里走动,简直不可想象。云云。其中一位参团的日本人后来在日记中写道:当然,司机说的没错,但即使是日本的旅行团,也难以保证小孩子不会在车里跑来跑去呀,而且,关键是司机的口气,如果是日本人,他绝对不会用或者说也不敢用这种非常失礼的语气和用语对客人说话的。
中午,在一家专门接待旅行团的自助餐厅吃饭。没等所有人到齐坐下,就听餐厅服务员大声喊道:都坐下,先说明一下吃饭的规矩。让参团的日本人再一次惊讶的是,当时人们还都在陆续找座位,根本没有人像电视上看到的外国旅游团一窝蜂似的去抢拿料理等现象。明显的,这位餐厅服务员是把这批“老华侨”也当作临时访日的一些不大守规矩的旅行团。但这首先是餐厅自己功课做得不足,而且,那位介绍吃饭规矩的服务员的语气、使用语言也绝对不是对待日本客人时所使用的腔调和语言。问题是,由头至尾,这批团员根本就没有人逾越规矩多拿乱扔,一切都是和普通的日本人做法一样,充其量,就是在进食时,有的人说笑的声音大了一点,但这也只是无伤大雅的程度。吃完饭,大家还都像日本人一样,对店员鞠躬致谢,说过“搞其搔屋撒嘛呆西塔”(我吃好了,多谢款待)后,才离店上车……
接下来的旅程也都很顺利,入住酒店、海边游玩,晚上聚餐、卡拉OK、享受温泉等等,直到旅行结束,这个团也没发生过任何一起纠纷之事。这让因日本人服务人员的不礼貌对应,而一直担心的写旅行日记的这位日本人终于大放其心了。相反,他倒是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对在吃饭、游玩、唱卡拉OK时,处处考虑到不要让他们这几位日本人感到不适、顾虑的那些中国人团员的处处用心而感动不已。尤其是当他听到那些年轻的中国人团员用流利的日语唱着他都不会的日本流行歌曲;看着他们完全融入了日本社会中的各种表现。这位日本人感慨了:其实,应该好好反省的是日本人呀,再也不应该以老眼光看待这些新生代的中国人了。
笔者之所以想写这篇文字,就是因为这位日本人的日记里描述的日本人司机等对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语气,让笔者想起了过去笔者也经历过的一些类似事情,以及耳闻目睹过的日本人在对待本国人、西方人和中国人的不同态度曾给笔者带来的那些感慨。
笔者30年前刚来日本时,曾在一家餐厅端盘子,彼时目睹日本饮食的精美,艳羡莫名。一次在仓库出库时,突然看到了从中国进口的罐头食品,笔者不由得自豪地对身边的日本人同事说:看,这是我们中国的产品。笔者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位年轻的日本同事用不屑的眼神儿瞄了一眼后,只说了一句:不用再说了。当时,笔者的心真的被深深地刺痛了。这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眼神儿;这就是一种完全蔑视的眼神儿。自此,笔者和这个日本人的交流就仅限于“偶哈腰”(早上好)了。
虽然时隔三十年了,中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尤其是中国游客疫情前后掀起的“爆消费”日本,反过来已是让日本人艳羡不已,满眼羡慕嫉妒恨了,但表面上对来送钱的国人们还得点头哈腰恭恭敬敬。不过,不懂日语的国人不知道的是,骨子里对我们瞧不起的日本人还是大有人在的,这从他们在对待日本人、西方人和中国人时所使用的的语言、语气上的截然不同就一目了然了。具体事例比比皆是也就不赘述了。
总之,日本人对待本国人不用说了,那是唯恐落下一个失礼的印象,即使对待西方人,日本人也永远是恭恭敬敬一脸崇拜相,而唯到了中国人,则立马不一样了,都是以非常轻佻的口气、用语来和中国人对话,虽然表面上也貌似礼仪周到,但实际上就是彻头彻尾的源自骨子里的对中国人的瞧不起。因此,个人以为,既然我们已经成为日本旅游经济的支柱,已经成为日本政府极力争取的大旅游资源,而且,我们也有能力让日本人在个体的经济实力上不得不佩服我们,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注重自己的素质教育了,只有我们的个体素质也能让日本人无话可说了,才能换来他们真正的尊敬。现在访日的中国游客素质已经明显高于前些年,依此发展,笔者相信,只要国人共同努力,离日本人用真正的“敬语”尊重我们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素质尚待提高,国人仍需努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