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槐树乡团委携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槐树乡中心校开展“心田有光,青春不迷茫”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校园操场与校外农田化身“心灵能量场”,30余名学生通过趣味乒乓赛、田野同心圆等特色活动,在欢声笑语中释放压力,播种阳光心态。



乒乓跃动:方寸球台传递心灵对话

上午的汤王庙村大队部活动室里热闹非凡,3张乒乓球台依次排开,展开“快乐乒乓·压力清零”趣味赛。学生们两人一组,每打出一个球便向搭档喊出“情绪关键词”——“接住!焦虑!”“反击!自信!”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八年级学生王浩阳擦着汗笑道:“把烦恼像球一样打出去,感觉心里都透亮了!”心理健康老师杨老师现场教学,她将心理调节技巧融入接发球训练:“人生就像打球,既要勇敢‘扣杀’,也要学会‘轻挑’化解压力。”场边设置的“情绪回收站”吸引众多学生驻足,大家将写满心事的乒乓球投入特制球网,由心理辅导老师现场回应疏导。




田野同心:金色麦浪编织支持网络

午后,师生们走进校外的麦田,开展“心灵同心圆”团体拓展。30余人手拉手围成巨大的金色圆环,齐诵“青春不迷茫”的口号震彻田野;随后分成6个小组围成小圆,用麦秆编织“心理支持链”,每编入一根麦秆便分享一条互助箴言。“当我考试紧张时……”“我会陪你深呼吸!”六年级学生在“麦田树洞”环节轮流倾诉与回应。心理教师带领大家将编织好的麦秆链首尾相连,悬挂在田边老槐树上,形成六组“心光风铃”。校长李红梅感叹:“这些麦秆链就像孩子们的心理纽带,让孤独的种子也能在集体中生根发芽。”




乡土疗愈:大地课堂滋养阳光心态

活动中穿插的“麦田心理课”令人耳目一新。心理咨询师杨老师盘腿坐在麦地边上,以“麦苗破土”比喻青春期困惑:“麦子要经历寒冬才能抽穗,成长中的迷茫正是生命的蓄力期。”学生们在田间写下“心光卡片”,埋入特制的“时光胶囊”,相约毕业季重启见证成长。乡团委书记捧起一束麦穗说道:“今天我们在麦田播下两粒种子——一粒是乒乓传递的活力,一粒是同心圆凝聚的温暖,它们终将长成支撑青春的力量。”
据悉,槐树乡团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出“阳光心田”成长计划:在中心校设立常态化“乒乓解压角”,每月组织田野心理拓展;同时培训20名“学生心理观察员”,构建朋辈互助网络。正如田间随风轻摆的麦秆风铃所诉说的那样,这场融合乡土情怀与青春活力的心灵之旅,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心”动能。(孟宪超 通讯员 武孟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