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科学实验课上,老师拿着各种材料给孩子们展示实验。

当孩子们看到木块、塑料球、铁钉、橡皮擦放进水中后的沉浮变化,
有60%的孩子观察到这是因为水的浮力产生的现象;
有30%的孩子会对比物品的体积与重量的关系;
同样重量的物品在水中的不同表现,有10%的同学会对比物品的密度,总结规律。

孩子们这些不同的反应,体现了他们认知与思维深度的不同。而让孩子拥有“一秒看透本质”的能力,阅读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它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培养逻辑思维,让孩子在纷繁现象中洞察事物发展的本质,形成独立的见解。



可是很多家长因为纸质图书价格不便宜,尤其爱阅读的孩子读书需求量大,给普通的家庭增添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主要是纸质书还很占地方,家里空间有限,花钱买的书又觉得扔了、卖了可惜。

他们常说,手机上免费资源一大堆,选择电子资源经济又实惠,还不用纠结存放的问题。

可是,给孩子手机,又怕孩子不看电子资料而是沉迷游戏或短视频,不断地矛盾与纠结中,孩子可能错过了很多宝贵的阅读时光。



纸质书和电子书,如何选择、如何平衡?

01 纸质书的优势

给孩子呈现纸质的阅读感,方便孩子涂涂画画、标记重点,同时还能进行深度思考。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心得想法和灵感。

还可以在需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看。

在面临重要考试、阅读积累的关键时刻,与教材同步的纸质教辅,能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内容,确保孩子获取最新、最准确的知识内容。



02 电子产品的优势

电子书携带便捷,资源丰富,随时随地可查阅,节省空间和成本。

电子书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做标记,记录心得,且易于搜索关键信息。

一些官方渠道电子材料的发布比纸质书更快,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他们各有千秋。我再看看他们有什么缺点。

纸质书易损坏、占空间,在检索笔记方面就没有电子产品那么便捷。

而电子产品虽便携,但长时间使用易伤眼;随时可能弹出的消息、通知等,很容易打扰阅读、影响专注、分散注意力。



在价格上比较呢?

正版纸质新书价格比较高。可以结合图书馆、绘本馆的借阅,购买好品质的二手书,和同学交换阅读等方式,就可以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对于借阅的书,可以给孩子准备漂亮的本子,方便做读书笔记,记录心得,还能锻炼孩子的思考、书写等方面的能力。

电子书需要依托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单个电子设备成本也高,但电子资源丰富,长久来看使用成本较低。

现在又有很多价格比较实惠的低成本订阅,甚至免费的教育资源平台,也可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满足孩子的高阅读需求。



在时间成本上比较呢?

纸质书阅读更容易专注,不易被打扰,适合深度学习。但往返与图书馆、绘本馆也是需要花时间的。

电子书则随时随地可读,节省时间,尤其适合碎片化学习。

世事没有绝对,我们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取长补短。比如纸质书用于深度阅读,电子书适合巧用碎片化学习进行快速阅读。

合理搭配让我们既可以享受纸质书的沉浸感,又能利用电子书的便捷性。

对于纸质书和电子书如何选择与平衡?你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