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区域一体化水平再进阶,解锁新高度!



5月7日,南京南部三区共同举行区域联动合作签约活动。在“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努力为南京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作出更大贡献”的路上,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选择携手前行!

合作背景分析



首先,这是南京向南的延续。从核心区域向南到河西,到主城向南到雨花,再到现在的联动发展向南到高淳,南京的城市空间不断扩大。



其次,向南有着更广阔的腹地空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结合长江、山脉和“踢脚线”等多重因素,向南是南京无奈且现实的选择。



最后,三区在南京地位很重要。从数据看,三区面积上占全市超一半,人口和GDP占比继续递减,说明上升空间大。



从此前获批的最新版国土空间规划看,三区在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互补性。

合作内容丰富



活动现场签订了三区区域联动合作协议,并签署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空天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江宁区与溧水区:坚持以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创新协同、合作共赢为合作导向,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园区共建等领域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推进内部产业梯次转移,高水平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南京南部对长三角、主城区和皖南的吸纳和辐射能力。

江宁区与高淳区:坚持以产业共育、要素共引、强优补短、互利共赢为合作导向,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基金管理等领域加强合作,深化“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头部+配套”新型协作关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区域内产业总体规模,增加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

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建设,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产业链条整合、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空天经济产业合作格局,共同推动产业规模显著增长,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生态更加完善,助力南京在全国空天经济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三区联动不是巧合



大家还记得这个冷知识吧?宁高城际共6座车站,江宁、溧水和高淳每个区2座,该线也是目前三区之间最强纽带。

所以,利用宁高城际加强三区之间的产业合作,依托交通优势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很重要。

同时还可以联合开发文旅资源(比如石臼湖等),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完善内部的交通衔接(比如优化公交、地铁之间的换乘等),也是促进三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协同发展,实现联动共赢的重要途经。



与宁高城际类似,宁宣高铁也是三区联动的重要法宝。这条线路不仅能够提升南京禄口机场的枢纽地位,还能促进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这里的同城化,当然包含了江宁、溧水和高淳。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三环南线应该加快落地



这其实也算是一个冷知识,南京三环包含南北环。其中南环线可以促进江宁、溧水和高淳之间的联动,未来有没有可能落地?

2,分清主次很关键

分不清主次会埋下“散装”的隐患,本次签署的协议里有江宁和溧水、江宁和高淳、三区之间,并没有为了所谓“平等”再签一个溧水和高淳。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以江宁为主心骨未来工作更好开展。

三区协同意义重大



第一,增强南京南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抬高“木桶上的短板”。从守好南大门到做强南大门,也是南京向上突破的一环。

第二,提升南京产业厚度。江宁区有强大的科创能力,溧水有很大的制造业空间,高淳有较大产业承接潜力。为南京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第三,更好辐射都市圈、融入长三角。溧水、高淳将从南京的“地理末梢” 变身都市圈的“发展节点”,还能够促进与杭州都市圈的融合。

溧水、高淳将从南京的“地理末梢” 变身都市圈的“发展节点”,还能够促进与杭州都市圈的融合。

江宁、溧水和高淳南部三区联动之后,南京区域一体化水平能够实现再进阶、解锁新高度!南京南部,大有可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