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铁证如山,西藏自古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印度实际上从未统治过藏地,但印度却曾在4年时间里14次入侵巴里加斯,试图以此为跳板登上青藏高原,那么印度为何对西藏如此“渴望”?



西藏属于中国的历史铁证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侧,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面积高达120.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这里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形成了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和喜马拉雅山地4个不同的地形区域。

西藏国界线长达3842公里,西部和南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接壤,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从元朝至清朝的行政管辖,到民国的法理延续,再到新中国的主权实践,我国对西藏的管辖具有连续性。自唐代开始,茶马古道的形成,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满足西南和西北贸易往来的关键通道,数千年以来,汉藏文化的交融和经济的互动,共同谱写了悠久且深刻的中国历史。



从曾经的文成公主带着桑树苗在拉萨落地生根,到如今青藏铁路如钢铁巨龙呼啸,创造世界之巅的交通奇迹,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历史见证。无论是历史事实、法理文件、还是国际共识,西藏主权归属是历史的必然性,这片高原雪域自古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西方所谓的“西藏主权未定论”本身就是伪命题,是对历史的歪曲。

至于印度,无论是曾经的部落时期,还是后来英国殖民时期,以及1947年的独立,从古至今,印度人从未真正翻越喜马拉雅山,占领过青藏高原,但多年以来,印度却以英国人非法炮制的麦克马洪线、约翰逊线等殖民产物为借口,侵占原本属于我国的藏南等领土,至今藏南仍有大片面积被印度非法侵占。

在 1956 年至 1960 年的四年间,印度更是先后14次侵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巴里加斯,如今狮泉河和典角曲以西,除了东部典角村外,大约450平方公里区域被印度非法控制。



自1962年以来,中印在边境上大致处于“边谈边斗”的状态,中印边界也一直没有正式划定。

印度为何总“惦记”西藏?

首先,印度之所以总对西藏“念念不忘”,本质上是对英国殖民思想的延续,印度始终都有一个“大国梦”,建立所谓的“大印度联邦”。同时也是在地缘博弈中,对“安全边界”形成的畸形理解。

从地理上来看,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如巨人般耸立在亚欧大陆之上,南侧连绵的喜马拉雅山,形成的高大天险,成功阻挡了外部力量的侵入。而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山脚下的印度,虽然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区,平均海拔能够达到4000米,但堪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却依旧能够对印度形成居高临下的地缘优势,至于印度的中部,则是海拔普遍低于200米的恒河平原,南部半岛的主体虽然是德干高原,但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600米到800米左右。可以说,站在青藏高原之上,整个印度都将尽收眼底,这种制高点的“天然威胁”,让印度人深感焦虑,其本质还是对北方大国的畏惧。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南亚多条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比如雅鲁藏布江从藏南出境进入印度,是该国东北部关键河流布拉玛普特拉河,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水资源博弈中的印度河,上游是我国境内的狮泉河,虽然印度的母亲河恒河源头在印度北部的北阿坎德邦境内,但这条河流的多条重要支流却都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比如上述提到的布拉玛普特拉河,在比如起源于我国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境内的察隅河,出境进入印度改称为鲁希特河,作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最终也会汇入恒河。可以说,青藏高原关乎着印度的水资源命脉,这也使得印度对西藏水文动态高度关注。而印度对水资源的忧虑,本身也是对国内治理困境和地缘战略焦虑的双重投射。

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是基于千年来的历史沉淀,印度的“幻想”,将水资源武器化的所作所为,注定只能在历史潮流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面前彻底失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