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是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法定过程,承载着公共建设需求与农民切身利益的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三类土地问题常让被征收人陷入被动,提前规避才能守住合法权益。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给大家讲一下



首先是承包手续缺失的隐患。在农村土地流转与承包过程中,书面合同是证明土地权属的核心凭证。部分地区存在以口头协议替代书面合同、承包合同长期未更新等情况,一旦面临征地,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归属便难以界定。没有合法有效的承包证明,被征收人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补偿与安置。

其次,私自开垦荒山存在法律风险。未经审批自行开垦荒山用于种植养殖,即便长期经营,在土地征收时也难获补偿。根据相关法规,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是获取征收补偿的前提,未办理合法手续的私垦土地,将因权属不明确而失去补偿依据。

还有部分农民因外出务工,主动放弃承包地经营权。等土地被征收想反悔时,却为时已晚。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自愿放弃经营权后,土地承包关系终止,后续补偿权益也随之丧失。

土地权益保障的关键在于合法合规。农民应及时完善承包手续,妥善保管书面材料;开垦荒山前需办理合法审批;面对重大土地处置决定时,务必充分了解政策后果,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