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友们吵翻了天,大家在争论学校要不要取消电子屏,改成传统黑板。


有位家长说,整个黑板被巨大的电子屏取代,屏幕亮得刺眼,底下的孩子们眯着眼睛抄笔记。有网友也说“这玩意儿伤眼睛!”“老师都不写板书了,孩子光看动画能学会啥?”“赶紧换回黑板吧!”



支持取消电子屏的家长理由很直接:

伤眼睛:孩子一天8节课盯着屏幕,近视度数蹭蹭涨。

走神神器:老师一点鼠标就切换画面,学生光顾着看热闹,根本没时间动脑子。

依赖成瘾:知识点全在屏幕上“喂到嘴边”,学生连笔记都懒得记。

但先别急着喊“取消”,咱们得搞明白:电子屏到底是“害人精”还是“好帮手”?

电子屏的好,你可能想不到

电子屏能火遍全国学校,还真不是瞎折腾。国家砸了上千亿推广,因为它确实有传统黑板比不了的优势:

1. 上课像看电影

语文课学《荷塘月色》,屏幕上直接出现月光下的荷塘,还能听见蛙鸣;

地理课讲火山爆发,动态视频比老师画100遍示意图都直观;

化学课做不了实验?电子屏里能反复“炸”试管,安全又省钱。

2. 拯救手残老师

不是所有老师都有一手漂亮板书。电子屏直接展示标准字、规范图,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看不懂“鬼画符”。

3. 课后复习神器

老师把课件发到班级群,生病缺课的学生也能在家补笔记,比追着同学借本子方便多了。

电子屏的坑,踩过才知道

但用久了电子屏,问题也暴露得明明白白:

眼睛真的累

北京某小学做过测试:连续看电子屏40分钟,60%的孩子眼睛发酸流泪。医生说:“这和打游戏伤眼一个道理——屏幕蓝光+长时间聚焦,眼睛肌肉能不抽筋吗?”

知识不过脑

南京一所初中对比发现:用电子屏上课的班级,学生笔记量比用黑板的少一半!老师翻页太快,学生光顾着拍照抄PPT,根本没时间理解内容。

老师变“放映员”

有老师吐槽:“现在上课就像放电影,点鼠标比拿粉笔还熟练。板书少了,学生连解题步骤都看不明白。”

传统黑板的好,藏在这些细节里

再看被嫌弃的“老古董”黑板,反而藏着教育的智慧:

1. 慢,才是快

老师写板书时“哒哒”的粉笔声,其实是给学生留思考时间。有位特级教师说:“我写公式时,学生会盯着黑板一步步推演,这个‘慢过程’反而让知识扎根更深。”

2. 动手又动脑

学生跟着老师板书记笔记,眼睛要看、脑子要转、手要写,相当于把知识点“加工”了三遍。而拍PPT?咔嚓一声就忘光了。

3. 灵活应变

老师边讲边写,发现学生听不懂,马上换个写法。但电子屏课件都是提前做好的,临时改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讲。

非要二选一?聪明人两个都要!

其实国外早有“混合教学”的成功案例:

芬兰教室标配“双黑板”

左边是电子屏播实验视频,右边是黑板写推导过程。老师自由切换,学生既看懂了现象,又学会了原理。

上海某中学“半屏半板”

前15分钟用电子屏导入新课,后30分钟关屏幕、写板书、分组讨论。结果考试成绩反超纯电子屏班级。

专家建议:

低年级多用黑板,保护视力,培养学习习惯;

高年级适当用屏幕,提升抽象知识的理解;

屏幕加装防蓝光膜,每20分钟强制黑屏休息。

所以,到底要不要取消电子屏?

问题的关键不是“用不用”,而是“怎么用”。如果把电子屏当偷懒工具,放动画代替讲课,那确实该砸;但如果能用它展示黑板画不出的银河系、显微镜下的细胞,它就是超级外挂。

说到底,教育不是黑板和屏幕的PK,而是要看:

有没有保护孩子的眼睛?

有没有留给思考的时间?

有没有让知识真正入心?

你支持学校取消电子屏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