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
政知君注意到,海南已成立省委口岸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双主任制”,海南省委书记冯飞、省长刘小明担任主任。
5月6日,海南省委口岸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海南省口岸工作汇报,审议相关工作规则和细则,研究推进封关运作口岸运行保障、管理服务、“十五五”谋划等工作。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
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根据中央部署,到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
2025年底实现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节点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封关”,就是将海南全岛打造为“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一线放开”是指海南与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打开了,国际上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出海南,让海南和全世界实现贸易的高度自由。“二线管住”是指国际上的货物进入内地依然要受国内监管,保证国内贸易的一致性。
全岛封关的实施,能为海南省引进更多优质商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将海南省打造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资源。
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科学谋划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经贸往来的桥梁、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展示形象的窗口。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界定了海南自贸港的“一线”和“二线”,而具体实施的区域就是口岸,即“一线”口岸(对外开放口岸)和“二线”口岸。
上述《方案》提到,高标准建设开放口岸和“二线口岸”基础设施、监管设施;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之间进出的货物、物品、人员、运输工具等均需从口岸进出。
作为“一线”“二线”交通来往的通道,海南自贸港口岸在开展国内外经贸合作、方便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有多少个口岸?
《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方案》明确,在海南全岛设立8个对外开放口岸,满足全岛封关运作“一线”进出需要,设立10个“二线口岸”保障“二线”进出需要。
“二线口岸”是不同于现有口岸的新生事物。所谓“二线口岸”,简单来说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之间的那道“门”。
全岛封关运作后,海南既要与内地保持货物人员往来便利,也要防止零关税货物走私进入内地。守好这道“门”至关重要。《海南日报》曾发文解读称,这既要对码头、机场等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查验设施,还要开展压力测试,制定货物进入“二线”的监管办法,研究出一套科学高效的通关流程。
近年来,海南自贸港紧锣密鼓建设10个“二线口岸”,如今已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10个“二线口岸”:海口港(秀英港区、马村港区)、洋浦港(洋浦港区、神头港区)、三亚港(三亚港区、南山港区、莺歌海港区、清水湾港区)、八所港、清澜港、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琼海博鳌机场、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海南调研期间,曾前往新海港“二线口岸”。
他提到,深入开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压力测试,妥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效实施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切实做到既能“放得开”、又能“管得住”。
海南省委口岸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到,要统筹做好“一线”“二线”口岸工作,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
会议还从提升通关便利化、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服务能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要对照封关需要,锚定时间节点,对标国际一流口岸管理服务模式,开展全场景、全链条、无脚本充分压力测试,做好口岸设施运维保障,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要强化风险防控,深化口岸单位协作共管机制建设,构建安全智慧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口岸管理主体之间数据共享、互认及应用,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通关有机统一。
要提升服务能级,加强政策配套,落实好智慧口岸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口岸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和扩大综合保税区功能,科学谋划“十五五”口岸规划,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