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旅游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仅有26%的过夜住宿集中在7月和8月。奥地利正在把自己向“全年旅游目的地”转型,这一变化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有一个缺点。

有些人由于孩子或家庭因素只能在主要假期出行,而另一些人则能在游客较少、价格通常也更实惠的淡季出行。城市早已能够实现全年旅游的模式,而如今,这种模式也逐步在奥地利的其他地区推广——只要具备条件。



在上世纪70年代,奥地利约50%的游客集中在7月和8月的夏季。如今,高温季节的比例下降到约26%。其中一个原因是过去50年来冬季旅游迅猛发展,从而也改变了整体的比例分布。1974年,奥地利冬季旅游占比仅为18%,而如今,1月、2月、3月的占比已达31%。其余的则为春季和秋季的所谓“淡季”。不过,总体而言,奥地利国家旅游局(ÖW)局长阿斯特丽德·施泰哈尔尼格-施陶丁格表示:“我们希望摆脱季节性思维。”

更好的可规划性

奥地利旅游局以及新任旅游事务国务秘书伊丽莎白·泽特纳都认为这一转变带来了许多好处:“尤其对企业来说,这将使运营计划和人力资源调配变得更加轻松。”泽特纳在与旅游局共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是的,奥地利是一个旅游大国,但要找到愿意从事季节性工作的合适人手越来越难。如果能提供全年职位,将更容易招聘员工。

“在这方面,我们希望特别吸引已经从事旅游业的年轻女性,同时更加关注儿童照料和工作时间安排问题”,泽特纳表示。此外,也希望让有能力的退休人士更容易进入旅游行业工作。不过,整个行业如今已无法脱离国际专业人力的支持。新一届政府还承诺,将为企业简化一些官僚程序。这方面的负责人为前酒店经营者塞普·舍尔霍恩,他对该行业了如指掌。但由于政府班子刚组建,还未能公布具体措施。泽特纳明确指出:“旅游业是奥地利目前唯一未受到经济衰退影响的行业,我们希望这种状态保持下去。”

喜欢雾蒙蒙的游客

将奥地利打造成一个全年国际旅游目的地听起来并不容易,毕竟天气是一个关键因素,但并不总是理想。不过,有不少旅客正好欣赏这种气候。“尤其是来自阿拉伯地区的游客,他们喜欢夏天的雨天或雾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反差体验”,旅游局局长根据自身经验说道。她最近刚访问迪拜,和往年一样,奥地利依然受到当地的热切关注。

此外,今年也迎来了《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的60周年纪念。这部以萨尔茨堡山间为背景的音乐电影在奥地利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在世界范围内依旧是广受追捧的经典电影,并持续吸引国际游客来到萨尔茨堡。

尽管仍然以“季节”来谈旅游计划,据施泰哈尔尼格-施陶丁格介绍,“今年大约有2250万人计划在奥地利度暑假”,比去年多出100万人。这一数据是根据国家旅游局委托调查约1万人后得出的。这些游客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D-A-CH地区)、比利时、荷兰、丹麦、英国、意大利、波兰和捷克,他们预计在奥地利的人均消费为157至233欧元。

持续保持纪录水平

除了文化旅游中心的维也纳和萨尔茨堡,奥地利的美食和阿尔卑斯山风景同样备受欢迎。从去冬(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的数据来看,阿尔卑斯地区的受欢迎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印证。根据奥地利统计局的数据,期间的过夜次数达6400万,虽然比去年略减0.7%,但游客人数却增长了0.7%。由于复活节在今年落在4月,因此本季完整数据尚未出炉,但统计局表示仍“处于纪录水平”。

据奥地利国家旅游局和旅游国务秘书表示,奥地利旅游的优势在于优质的性价比,这也受到游客的高度评价。大多数游客仍来自德国和邻国。总体趋势是,虽然每次假期变短,但人们度假的次数却增加。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也不愿放弃度假,这一点从国家统计局与旅游局的调查数据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便宜价格减少

但将旅游发展为全年常态也有一个缺点:对于“捡便宜”的游客来说,机会将会变少。季节之间的低价优惠将日益稀少。“这一发展趋势中期来看会导致价格趋于平稳”,国务秘书表示。长期目标是将本国旅游业建设为一个经济强大、社会与生态可持续的产业。这其中包括分散游客流量、以及在传统淡季拓展更多旅游项目。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Tafart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