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含八大要点,共31条措施。

南都湾财社注意到,最新发布的方案亮点多多,首次提到积极促进入境消费,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同时,对国际贸易动荡的现状,推动内外贸产品同标同质。在以旧换新消费上,更首次涉及境外人士,要求扩大以旧换新参与范围,完善境外人士参与流程。



促进入境消费: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

根据方案,积极促进入境消费。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打造“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国际文旅品牌。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等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为来粤外籍商务、医疗和机组培训人士提供签证便利,提高境外旅客在粤住宿餐饮、交通出行、购物支付、通信、就医等环节便利化水平,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大力培育面向国际的教育、医疗、旅游、会展等市场。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增设免税店,在大型商圈、商业综合体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支持在机场、港口、酒店等重点涉外场所设置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网点、外币代兑点。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宿、公寓和国际青年旅舍接待外籍人员入住。

方案还要求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支持各地特色小吃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积极引导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在省内设立首店、旗舰店。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适当放宽可售(发)票数量限制。抢抓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等赛事机遇,引入一批国际高水平赛事。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方案提到,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领跑者”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品牌。加强检验检疫、检验认证国际合作,推动内外贸标准、检验认证和监管制度更好衔接。

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拓展“湾区认证”范围,助力企业顺畅切换国内国际市场。大力实施“粤贸全国”品牌工程,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促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深化内外贸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内贸险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开展内贸险支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重视消费IP,培育游轮和低空消费

方案还提到,要全面提升消费品牌影响力。强化“粤贸全国”“食在广东”“请到广东”“粤夜粤美”等消费品牌引领。加强老字号挖掘保护,开展广东老字号认定,办好广东“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和广东非遗购物节,挖掘老字号和非遗消费潜能。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提到了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

要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围绕物流配送、空中交通、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低空消费应用场景示范。支持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建设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及场景提升培育试点,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

鼓励广州、深圳结合实际对邮轮航线开通、吸引国际旅客等进行奖励,支持邮轮船票按一定比例兑换景区门票或商场购物券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积极探索建设游艇租赁试点,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游艇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

扩大以旧换新参与范围:完善境外人士参与流程

广东消费品以旧换新将继续加码。

方案提到,政策资金分配适度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除了汽车、家电焕新,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加大对个人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料购置补贴力度,促进智能家居消费。

支持各地市结合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主体参与范围,完善境外人士参与流程。鼓励家电、房地产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展厅、体验中心,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等多元场景落地。

对于汽车改装,方案提到,适度放宽新能源车智能化和赛事用车改装限制,大力争取举办国际汽车赛事,着力拓展汽车租赁、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支持建设汽车博物馆、主题公园等。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打造全国一流的二手车经销企业品牌。

同时,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在完善相关审批许可手续后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和出租车候车点。



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对信用良好、有大额或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合理设置贷款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

住房消费:今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

在住房消费上,方案提到,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新模式下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国家《住宅项目规范》,优化房屋建造标准,提高新建商品房建设质量,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缴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优化租房提取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每千人口不少于5.5个

方案对托育、养老、医保等服务保障上也均有所涉及。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方案第三点“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提到,要用足用好“两新”政策资金,加力推进交通出行、商场超市、酒店住宿、旅游景区等场所适老化改造。

在银发经济方面,落实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建设一批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引导大型商超举办银发主题购物活动,设立银发消费专区。推动建立广东养老机构服务认证标准和信用体系,引进港澳社工服务标准。

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工作,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一批市、县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教育服务供给上,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水平,2025年推动超4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全面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力度。

方案关于实施居民保障支持行动还提到,将指导有条件的地市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实施儿童医疗服务行动,推动全省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同时,积极推动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允许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同时,加强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支持,2025年为2.5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指导、心理支持和能力综合评估等上门服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