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由北京服装学院、非遗老字号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办和大学生中华老字号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时尚缤纷节上联合组织的时尚非遗市集于5月1日至3日在通州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西侧钢架广场成功举办。
作为“五一”假期时尚缤纷节必打卡的“美食市集、多巴胺青春市集、时尚非遗市集”三大市集5月1日上午同时开市,其中“多巴胺”青春市集和时尚非遗市集设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钢架广场。
“五一”假日第一天、5月1日上午9:30,来自北京、河北、陕西、贵州、湖南、四川、云南、福建等地的30个非遗市集主题展位和由“北服”团委组织的30个“多巴胺”青春市集帐篷展位次第铺陈在钢架广场,50余位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从业者与来自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10余所首都高校的600余名学生设计师,带来近万件非遗作品和原创设计作品供市民挑选。
作为“三大集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非遗美学 品味时尚”为主题的非遗市集特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人、非遗从业者及非遗爱好者带来了剪纸、景德镇陶瓷、苗绣、湘绣、福船、结绳、草编、团扇、脸谱、漆器、面塑、堆绣、香道、花艺、盘扣、布艺、葫芦画、糖人、篆刻等传统非遗技艺,现场以“展演+体验+消费”的模式,为首都市民提供可触可感的非遗美学盛宴,市民游客近距离观赏非遗大师展演,亲手体验传统与现代的匠心对话的非遗项目,即刻消费,氛围拉满。
同场青春市集同学们的原创作品同样也吸引了非遗市集的老师们頻频光顾买单,非遗市集和青春市集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三天时间里“热情走动”,互相学习,其乐融融,共同见证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焕发时尚生命力和新生代“天之骄子”们的“无限可能”创新完美呼应。
参展的非遗老师们还观看了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的毕业展,绣花鞋传承人蒋丽娟说,参加这次活动,在现场看到年轻学生们的作品,很感慨也很感动,“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很了不起!”
来自“北服”本校的青创者小张同学十分开心,她说:“这次活动为我们青年学生提供了创意、创新、创业平台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创意和设计真正接了回“地气”。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管理学院席院表示:适逢北京服装学院喜迁新址之际,“非遗市集”和“青春市集”的举办,希望为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