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雄巴村寒风呼啸,陕西省工商联“百企连百村”援藏工作捐赠仪式现场却暖意涌动。阿里地区普兰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达瓦顿珠代表受赠方雄巴村,郑重地从西咸新区意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景生态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韩宏手中接过总价值22.92万元的物资——1500套融入神山圣湖元素的旅游特产包装箱盒(内含设计及7000个内包装)、35套定制书包柜和200平米专用塑料草坪等。
“几周前,韩宏书记带团队在零下15度的天气里来我们雄巴村走访,了解到我们村学校建成后缺乏基础配套设施,村集体生产的诸多产品也亟需提升产品包装水平,当场就敲定了援助方案。”雄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平措激动地表示,此次意景生态公司的捐赠,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时间针拨回2005年,24岁的韩宏在西安南郊租下两间办公室,开启了他的生态事业。这个来自陕西农村的青年党员始终坚信“党建是看得见的生产力”,在办公区悬挂的党旗下,他带领团队将生态园林绿化做到西北领先。2011年承接西安北站南广场景观工程时,党员突击队曾连续72小时驻守工地,用3个月完成1年工期的“绿境速建奇迹”。正是这种“红色引擎”的持续驱动,让企业年产值实现从300万到6亿的百倍跨越。
“记得2014年去锡林浩特特殊学校捐赠时,我看到学校没有专门的食堂厨房设备,孩子们要么蹲在操场上、要么带回教室吃冷掉的饭。”在2023年淳化县润镇中学爱心捐赠现场,韩宏一边向大家展示老照片一边讲述自己的“公益初心”。画面中,十余名聋哑儿童围坐在新建的阳光餐厅里,餐盘升腾着热气——这正是他当年作为捐赠人之一捐赠10万元建设的成果。在润镇中学,韩宏代表意景生态公司又一次慷慨解囊,捐赠80万元,专项用于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及师生生活条件。
在锡林浩特特殊学校的爱心捐赠成为韩宏公益事业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他发起了“意景赵芹助学基金会”,立志为寒门学子挺起腰杆。正是“孩子们吃冷饭”的场景,让他立下“每年至少做三件实事”的公益准则。截至目前,这项承诺已升级为覆盖教育、扶贫、抗疫、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
翻开意景生态公司的公益档案,每个数字都镌刻着深情:2017年,在淳化县实施“意景技能造血”计划,当地4户贫困户通过意景园林施工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2018年,为双照街道消渡村老年互助幸福院捐赠的物资约60万元,让贫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2020年,带领公司200余名党员组建“红色先锋队”主动对接街道社区支援抗疫,协助完成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任务,累计捐赠款物40余万元;2022年,定向捐赠20万元帮助淳化县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2024年,韩宏向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捐赠的价值28万元的“校友之家”智能设施,正培育着新一代农林人才……
13年1046万元捐赠、1500名受助学子、300余户受助困难家庭——这些数字背后是持续迭代的公益模式。早期单纯的资金捐赠,已升级为“产业+科技+公益”的协同体系。2024年送往普兰县的1500套包装箱,不仅解决运输难题,更通过专业设计使当地特产溢价。“我们要让每次捐赠都成为‘种子资金’。”谈起意景生态公司的公益版图,韩宏表示自己还有很多愿景。
站在公司党建展厅,数十面致谢锦旗构成红色阵列,最新一面来自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雄巴村党支部,上面用汉藏双语写着“百企连村促发展 民营助力守边疆”。韩宏表示:“企业家当如胡杨,既要向上生长,也要向下扎根。”
此刻,青藏高原上,雄巴村的藏味农牧特产正在精美的神山圣湖包装里走向全国市场;锡林浩特特殊学校、淳化中学、富平山西初级中学、贵州普定县城关四小等受助学校正传来朗朗读书声;双照街道消渡村老年互助幸福院里,老人们欢声笑语、乐享晚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友之家”中,师生校友们正对农林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头脑风暴”……而韩宏——这个生态先锋、公益先锋,仍在用实践书写新时代企业家的担当,让每一份商业价值都开出公益之花。